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魏然:都是放贷的,谈什么情怀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9-01-21 20:30:01

“这世间本是没有什么互联网金融的,但自市场经济以来,人类眼见金融世界,诸般官僚习气,结构失衡。又有分业经营,牌照林立。恰逢其会,追求效率平等的互联网深入人心。遂以为互联网浪潮下,诸般金融革新;金融神府,亦有互联网插缝而入。

于是颠覆之说,流传于世。自古以来,便有无数仁人志士冲击金融管制体系,保 理、小贷、信托、担保,无不被人们寄予厚望,但又无不是一地鸡毛。除了少部分依然作为影子银行苟延残喘,其余要么归顺权力寻租,要么被打入金融犯罪的监牢。”——自黄席盛

讲道理不讲道德

记得小学时的早晨,站在操场乌压压的人群中做广播体操时,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操场上的每一个人都给我一块钱的话,我就会顿时变得很有钱,而这一块钱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大的开支,问题的关键是说服他们掏腰包。这估计是我拥有的第一个最朴素的金融思想。

但是,为什么别人会愿意把钱借给我呢,如果把钱存在银行,他们会获取稳定的利息,如果拿来炒股,投资地产或者初创项目,他们可能会获得与风险匹配的高收益。而我只是一个无名小辈,还很可能卷款逃跑。

唯一可能诱惑到他们的方法是给出远高出银行的利息,这样,可能有赌性较大和逐利心切的人借钱给我。

假设,我真的成功的通过这种方式融到了一大笔钱,下一步,我必须找到下家,再用更高的利息把钱贷给他们,这样才能保证我可以到期还付本息,运气好的话还可能赚取利差。但,谁又愿意承担这么昂贵的融资成本来当我的接盘侠呢?

推断一下,只有那些没有钱,很需要钱,而且银行都不愿意借给他钱的人,才会成为我的目标受众。

长江商学院的刘劲教授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借钱的人,有一些是优质客户或“本分人”,会履行合约按时还本付息;也有人是“浪子”,借钱是为了赌一把,将来可能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还款;更甚者,就是“骗子”,他们借钱时就没打算还。如果一个市场里大多是本分人,有少数浪子,基本剔除骗子,这个市场才是健康的。一味地敞开市场欢迎浪子和骗子,会造成严重的系统性风险,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个例子。

在我的印象里,放高利贷的人常是黑白两道混的,催收的也常是膀大腰圆的混混。这是因为“本分人”大都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钱,如此高的利息吸引来的大多是“浪 子”和“骗子”。在经济形势下行,各种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都很低时,即便他们有还款意愿也丧失了还款能力,大部分浪子是被打断了腿都还不了钱的。

有人会说,你不能将贷不到款的人一棒子打死,除了骗子和浪子外,有些是“好” 人啊,比如小微企业和穷人。

为了服务于小微受众,我们设立了很多类金融机构来专门服务于他们,比如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和民间的互助会等等。然而,这些尝试似乎都收效甚微。这又是为什么呢?

互联网的支持者们常把问题归咎于传统的第三方金融中介(Third Party),认为它们效率太过低下,风控和运营成本过高,还天性嫌贫爱富。他们认为,依托互联网技术, 可以直接将点对点的供需双方匹配起来,实现“去中介化”,把原先中介赚的钱分给两 头,从而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

这是一个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却过于简单的逻辑!

设想,同样借 1000 元给一个穷人和一个高富帅,年利率为 10%,一年后的最高收益都是 1100 元,但穷人还不了钱的概率大大高于高富帅,这时候你会更愿意借给谁呢? 当然是高富帅。当收益一致时,银行作为理性人,必然更愿意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那么,怎样才能让人心甘情愿的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呢?答案是:给予这些勇于承担风险的人更高激励,也就是风险加价。比如天使投资人或风险投资者,他们投出的 1000 元有可能捕获到一只未来的独角兽,获得成百上千倍的巨额收益,那他们自然甘愿给屌丝雪中送炭。

转嫁矛盾和道德批判很常见(占领华尔街),就像川普通过指责“权贵”赢取民心一样,难的是在打倒老“中介”之后能做的更好。许多伪金融创新只是钻了监管的空子, 在风控、合规等流程上放松要求,单方面的用高利率来吸引投资者,还配套互联网的渠道优势急速铺开业务,在短期的繁荣后常演变成不可收场的庞氏骗局。

金融真的应当普惠吗?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联合国在宣传

2005 小额信贷年时运用的词汇。其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作为一个左翼小清新,和 WeTrust 的创始人一样,我也希望金融服务能更亲民,惠及全世界 20 亿没有办法享受有效的金融服务的人。

WeTrust 的第一个产品 ROSCA(标会)DAPP(去中心化应用)便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区金融借贷和互保平台,希望能够覆盖到原来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受众。

但是,我常想:金融真的应当普惠吗?

与金融相比,教育似乎是一个更应该普惠的东西,如果说哈佛可以培养高精尖人 才,为什么哈佛不开设很多分校造福大众呢?说明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不可能同等的惠及所有人,哪怕教育资源也得通过竞争进行筛选和匹配。同理,每个人都想获得优质的金融资源,但有需求就理应被满足吗?面对稀缺性的束缚,不可能按需分配,最终还是得通过引入竞争才能较合理的分配资源。

区块链专家张健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金融是一种机制,它就是要让有的人借不到钱!这是一个看似政治不正确但实际上很正确的洞见。如果你是“骗子”,那么活该借不到钱;如果你是无法在竞争中存活的中小微,那么根据市场的游戏规则必须被淘汰; 如果你是个弱势的“好”人,但是穷的还不起钱,那么即便再同情也不能将你纳入金融市场, 但是,政府和社会应该搭设社会安全网(safety net),通过低保、公益等措施来保护你。

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看,存款时,我们都期望高回报;要借钱时,又期望低融资成本,但这两者往往不可得兼。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曾经指出,在当前融资机制下,要照顾中小微企业,则必须压低公众的资金回报;要提高公众投资收益,则金融资源集中于大 户、非普惠性问题将更突出。两头都普惠是一个悖论,是合情却不合理的事情。

因此,普惠金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不是一个道德命题。农村金融、小微金融、民间金融、官方金融本质上都是逐利的,谁也不比谁高尚。江南愤青曾举过一个例子,如果社会普遍的贷款利率是 18%的时候,某个有“道德”的企业发放 12%的贷款利息,那么会有很多人来以 12%的利息借钱,然后转头以 18%的利息放贷出去,套利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慈善”行为给了投机者套利的工具,并不具备商业可持续性。

真正有持续性的扶持中小微企业的解决方案是在金融资源的分配上引入市场机制, 这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发展直接融资的内在逻辑。

温州的标会和信用风险

普惠金融更多是一种政策性的提法,对商业模式来说多说无益,我们需要分析谁才会对 ROSCA 这个产品有真实需求。

创始人 George Li 说,WeTrust 平台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温州标会的现代版,他们想把民间互助金融和影子银行的受众招安到区块链平台上来。

脱离了宏观经济谈具体金融业态都是耍流氓。孕育了标会 ROSCA 的温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总是站在金融创新的风口浪尖,也是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的高发地带。

温州人赌性强,商业嗅觉敏锐,热衷于创业和抱团,这些特质都促成了标会的形 成,也酿成了系统性风险。过去几十年,固定资产升值的速度远远高于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利润,敏锐而好赌的温州人抓住了这个机遇,从一切可能的渠道融资并使用高杠杆炒房炒地,这是民间金融繁荣发展的土壤。凡是在银行融不了资的客户,只有通过信托、典 当、亲友抱团、标会互助等途径借高利贷。

最狂热时,温州的民间融资成本高达年息 30%,这就意味着,借款者必须每年获得超过 30%的收益才能保本,考虑到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还有保持流动性防赎回等闲置资金的成本,借入一年期的一亿元,实际可用资金可能只有半年期的五千万元,这意味着实际资金成本高达 120%,这是一个基本不可能实现的收益率,只可能是暴利时代昙花一现的末路狂欢。

政府曾试图通过引入担保公司和信用增级来降低民间金融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坏账造成的风险,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担保制度并不能防范风险的产生,只是事后追偿的机制,连坐连带反而会扩散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使用区块链技术就可以抵御风险,解决这个痛点吗?

ROSCA 区块链平台的存在价值

我认为,其实区块链在这件事上能做的其实也很有限。

科技+普惠+金融听起来雨露均沾,但区块链不是万能的,神话它就是捧杀它。区块链发挥作用一定需要搭配制度,还得切入合适的应用场景,比如在 ROSCA 这个 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的运用上,区块链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搭建了一套民间借贷的线上基础设施,能让流程更公开透明、数据不易篡改、合约自动执行。

为了保证平台的公信力,传统的 ROSCA 在资金存管上采取第三方托管的形式,并配以专门的审计机构。而区块链平台使得公信力不基于标会会主和审查机构,而是基于公开透明的算法,这有利于降低运作成本,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三点。

1、所有资金流向是公开透明的,无法伪造和篡改。

2、资金的划转只能按照公开和预设的智能合约执行,无法人为挪用。

3、参与者的个人数据都会被加密,保护隐私。

但是,区块链的运用并不能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不能实现普惠金融。它只能使标会的运作更公开透明,让审计和合约执行的过程更智能高效,却无法也不应纳入更多所谓的“长尾受众”(原因见前两节)。

如果说,ROSCA 模式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其实倒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社会资本/熟信的运用,这与借贷宝有异曲同工之妙。

根据对 P2P 平台的监管方法,合法的 P2P 平台只能是纯信息中介,不承诺刚性兑付,也就意味着,用户是风险自担的。中国的老百姓已经对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耳熟能详,股民已经被教育的很有风险自担的意识,哪怕破产了也会选择跳楼而不是跑到上市公司或者证监会门口闹事。但是,如果他们在 P2P 平台上亏了钱,是一定会闹事的,这就倒逼线上的网贷机构承担了隐形担保的责任。

而基于熟信的 ROSCA 平台是纯信用中介,用户风险自担,钱都是借给了你熟知的朋友,信用风险由你自己衡量。如果 ROSCA 可以成为民间借贷的基础设施,可以帮助线下本就存在的民间借贷的形式网络化。这是一个现成的市场,也是很有前景的事情。

但是!这也有可能是一笔危险的生意,因为把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或者利用区块链技术并不能根除民间借贷的根本风险点。

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市场每隔几年就会经历一场生死周期,伴随着经济上行,暴利行业崛起,从众而好赌的人群会赚的体满钵满,还不知满足的疯狂的加杠 杆。而一旦到了光景不好的时候,资金压力紧绷,牵扯到熟信和社会关系的连环借贷就会系统性的崩盘,本来称兄道弟的人际关系也会崩溃。这是人性的问题,不是单靠技术可以解决的。

作者:魏然,本文首发知乎专栏。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