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理性看待区块链,提高风险意识!

区块链监管模式有哪些?

2个回答

赢一个可乐的2星评价

2020-10-10 15:40:13

区块链监管模式有哪些?

让时间来决定监管的必要性

其实在区块链初期发展阶段,区块链技术是无法实现对自身风险监管,因此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由于技术的不完善以及不稳定等特性,为了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健运转,适当的监管是必需的;而当技术逐步发展到监管者可以进入区块链的每一个节点,能够实时对交易以及数据存储等进行监控时,一种新的分布式的监管模式就有可能被构建。如今,世界上的主流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政策主要由3种模式,大致可分为严格、限制和放松三大类。而不同的监管政策背后体现了对待创新与风险的不同态度。

较为传统与保守的监管理念——严格监管

以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为例,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在冰岛等一些受到金融危机重创与冲击的国家遭遇严格禁止,这些国家对技术创新一般都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担心创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后会产生资本外逃的现象。

优点:最大程度上防范风险,对新技术应用初期会暴露的安全性问题可以及时遏制。

缺点:在审慎监管下,合规标准和内控要求不断提高,导致成本提高而效率降低;并且会导致技术创新速度被延缓,这在我国现行鼓励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是难以行通的。

比较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放松监管

这种“创新加速”或“创新中心”模式是指政府部门或监管部门通常会选择与业界合作,并且提供资金的支出与政策鼓励,目的是加快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应用。这种放松式的开放式监管主要体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环境相对比较宽松、有活力。

优点:有助于区块链技术在降低运营成本、减少道德风险、提高透明度以及促进资本自由流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缺点:通常这种监管模式对风险防范存在较大不足。

较为折中的“沙盒监管”模式——限制监管

这种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是为金融科技产业的各种新模式、新业态、新理念等提供的一个“试验区”,让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初创企业在这个既定的安全区内试验新的产品和服务,适度放松约束和管制的同时,又有一定的边界。

优点:鼓励科技创新,给新技术试错空间;将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由于区块链自身具有自治性的特点,因此,要改变过去审慎监管的模式与思维,要加强调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完善信息工具的风险规制作用。相信目前多数国家的监管者都意识到区块链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并对区块链持开放态度,毕竟技术市场的活跃不仅是精英阶层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对发展创新的自发与原始诉求的使然,更是个人追求自由生活、企业自主经营发展的需要体现。

用余生去爱4星评价

2020-09-18 15:44:25

7月6日,一场名为“数字技术再塑行业新生态”的高峰论坛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行。会上,由上海市建筑学会牵头,汇集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科学家、建筑业领域的各类专业人才共同参与组建的“树图区块链建筑业应用研究所——数字建筑应用平台”挂牌成立,将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开展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论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建筑学会、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主办,来自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宝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中国联通、联想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院等专家就数字技术在各自行业的应用做了主题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右)和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马兴发为树图区块链建筑业应用研究所揭牌。研究所聚集了区块链研究和建筑业从设计到项目管理,从建筑到市政工程的专家,学术顾问有顶级行业专家同济大学丁士昭、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孟建民,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技术委员会由龙凡、伍鸣、杨光、龚剑、袁烽、马钰伟、张俊杰、翟超、梁士毅、曹嘉明等专家组成。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真实可靠不容篡改的分布式“公共账本”,其核心功能是搭建信任机制。在政府职能转变、质量责任下移的背景下,监管方式的创新、诚信体系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从2016年开始,区块链大规模写进中国政府决策文件,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的作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那么这项前沿技术如何与建筑设计行业管理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呢?“树图区块链建筑业应用研究所”将可以做些什么呢?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介绍说:建筑业在过去三十多年里,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虽然在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维等方面均有尝试和应用,但与其他的行业相比,数字科技在建筑业的普及应用却与其地位和量能不相称。纵观整个行业,从项目的前期策划、立项审批、各类招投标、建筑设计、工程建设直至运维更新,海量的数据呈割裂的、碎片化的状态,影响了数据的整合和征信、应用。

面对传统的建筑业,政府从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监管城市风险管理,急需建立起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和建筑的全寿命维护之中大数据的集成,把原有分割的片段信息串联起来,建立起可以追溯的诚信体系成为必须。

如何将数字科技与应用场景结合,打通各个环节,将成为行业内突破式发展的关键,作为数字科技之一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它将十分有可能成为数字科技与整个建筑行业的纽带。

此次与上海树图区块链应用研究所合作,将构建全新的数字建筑应用平台,将建筑领域的“一张蓝图”充实为一张“持续演变、可追溯、可分享的蓝图”,通过边界控制、版本控制、智能平衡等方式,将内容繁杂、动态变化的项目全过程相互链接,确保源头可追溯、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落实,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首席技术官伍鸣表示:树图conflux区块链的底层技术的性能高于同类底层技术几十倍到几百倍,最重要的这是研究院几位专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给行业政务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性。未来通过这一平台将建立起中国建筑行业区块链应用的标准和规范,将结合实践案例,逐步推出并完善面向建筑业的区块链平台,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运维的管理体系和信用体系。区块链技术在建筑业建立应用,不仅将改变建筑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更有望成为其他行业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模板,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