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货币在不断贬值,我们通过日常的生活都能感知到,最直接的表现是购买力的下降。为了对抗通胀,中本聪推出了通缩属性的比特币,被人誉为“数字黄金”,给了普通人一个选择。
然而,时不时分叉的比特币,又让很多人疑惑了:比特币的一些分叉会产生新币种,这样一算,币种和币量不是都增加了么,这算什么好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比特币分叉,是通货膨胀吗?
分叉与法币通胀有何区别?
举个例子:分叉之前,如果你有1000个BTC,分叉以后,就变成了BTC1和BTC2,如此,你就有了1000个BTC1和1000个BTC2。
相对于总量来说,数量翻了番,但总价值的高低变化并无不同。
而印钞之前,如果你有1000人民币,印钞之后,你还是只有1000人民币。但同时,别人手里突然冒出了1000+人民币。
相对于总量来说,数量没变,但总价值被无形稀释,早已不复当先。
所以确切的来讲,比特币的分叉与法币的通货膨胀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比特币分叉其实就是系统升级。
因为是去中心化的系统,所以社区的各个成员对升级的态度可能就会有所不同。比如有人同意升级,有人反对升级这样,不是强迫性质的。所以在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呢,就会造成社群分裂。如此,就会形成两条独立的区块链,也就会产生新的币种。
而且因为分叉后之前的币会分成两份,你有选择任何一个分叉的权力,你认为哪个叉有价值就可以把另外一个叉卖掉。而没有意义的分叉最终会被抛弃,价值归零,相当于印出了一堆“冥币”。没有人会拿去做交易。
也就是说,比特币分叉出来的是竞争币,最后的谁胜谁败是取决于算力和市场的,类似于货币的自由竞争,优胜略汰。而且最关键的是,分叉前持有原币的人都会得到相等数量的分叉币。
而印钞这种事,你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其所印出来的钞票是始终会在市场上流通的。政府及银行国企率先受益,最后的通膨却是由民众来承担。
通胀需要增发货币流通吗?
通胀在很多人印象中,有两个关键词:印钞票和物价上涨。
印钞票本身并不会让物价上涨,让物价上涨的是使用印的钞票。也就是说,只在新闻上说说货币增发了多少多少,是不会让钱变得不值钱的。只有增发的货币往市场里流通,才会像往池子里面注水一般,让池子里商品价格如同海绵一般吸水“膨胀”,从而达到价格上涨。
而法币是国家权力机构保证其发行和流通的,所以政府增发货币的速度如果超过了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那么法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这个过程是通过政府权力来推动的。
但是分叉出来的新币种呢,并没有权力机构推行,要求用户必须使用。所以呢,基本得不到用户认可,如此分叉出来的新币也就没有了价值。
所以理论上讲,谁都可以搞出一个币,但是只有获得足够大的共识,得到足够多的人认可,它才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说,分叉币是否有价值是由市场和社群来决定的。
分叉币能流通会导致通货膨胀吗?
分叉币即使杀出重围,得到市场认可,能够流通起来,也不是通胀。
通胀的本质是因为印钱,间接使得你的资产贬值。分叉虽然是“印币”,可印的币不仅不一定会导致物价上涨,还会按比例分新币给原先的持币用户。
因为分叉币价值的走向,是需要市场给出的答案。
打个比方,你养了一个细胞,然后它分裂成两个细胞,而这分裂出的新细胞基因突变了,所以最后哪个细胞能活下来,能活得好,就得看环境变化和其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比特币的多数分叉币从出生后就死了,或者生计艰难。但要是两个币都能茁壮地活着并长大,那比特币分叉还会使得你的总资产增值。
比如,2017年7月29号,你买了一个比特币,8月1号硬分叉后,你额外获得了一个BCH。
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确实还算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小结
通货膨胀与分叉所产生的新币数量,都会对所在的金融系统造成影响,但它们本质上并不是一回事:
其一,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增发货币的速度,超过社会财富增长的速度,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而分叉产生新币,是社区对区块链升级意见的不同,而导致产生不同的链,从而分叉出新的币种。
其二,货币的增发是有权力机构保障其强制执行的;而区块链资产的分叉,产生新币,新币是否被接受,则完全由用户的共识决定,用户有自由选择的权力,而且原来分叉之前的持币者,会获得分叉后的新币。
所以关于“比特币分叉”和“通货膨胀”,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对应关系,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