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数字货币正可谓“一阵东风”,势头正火。谁也不能对数字货币视而不见,包括政府。尽管目前各国政府对于数字货币市场是否应该合法化存在较多争议,但推出国家层面的数字货币正在全球流行起来。
英国皇家铸币局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这种数字货币名为皇家铸币局黄金(Royal Mint Gold,RMG)。RMG项目和其他数字资产之间的区别在于,RMG区块链上的一克就代表了一克黄金,是一种有形资产,与持有真正的黄金无异。
同时,迪拜在去年10月份正式推出了一种名为“emCash”的加密货币,这种加密货币将被用于支付政府和非政府服务费用,未来还可能向整个阿联酋推广。自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去年12月宣布将发行石油币(Petro)后,目前有消息称石油币将于2月20日开始预售,发行参考价为60美元,其币值随石油市场波动而变化。
另外,中国有可能在2018年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央行发行的加密货币的国家。这一消息得到了中钞区块链研究所所长张一锋的确认:
“我国央行研发的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也测试成功,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的中央银行。”
此外还有更多国家正在考虑推出国家数字货币在路上,俄罗斯的“加密卢布”、印度尼西亚的“数字印尼盾”、以色列的“加密谢克尔”、瑞典的”电子克朗“......
既然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已经火到不行,而且已经在不少人手中得到了流通,国家为什么还要费力推出官方的加密货币?这源于两者的本质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这两种货币使用的都是区块链技术,但细究起来,比特币、以太坊等属于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账本是公开的,但账户是匿名制的。即这个账户是谁的,没人知道。而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是中心化的,而且账户必然是实名制的,交易可追溯,属于半私密性账本,只有政府机关才有权利查阅。
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区别是,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的总量是恒定不变的,由区块链机制和参与者的共识决定。而国家数字货币的供应数量与法币1:1发行,并由政府参与决定。
梳理完两者的内在不同之后,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自家数字货币的逻辑也就不难理解了。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是,相比法币,数字货币的跨国转账快速且便利多了。一般来说,跨国转账从汇款发出到到账,至少需要三个工作日时间。有了区块链之后,基本就能实时到账了。
其次,国家层面的数字货币都是以国家或银行的信用作为担保,还基于去主权化的共识机制,这种特性可以取信全球民众,也可以使本国法币加快国际化进程。
第三,数字货币由国家来发行,能够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便于管理风险,降低监管成本,并打击违法犯罪。
当然,也不排除有国家另有所图,比如委内瑞拉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曾公开表示,发行国家数字货币有一些躲避经济制裁的因素。
不过,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国家数字货币一旦发行,最受伤的恐怕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因为当央行的数字货币流行起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零售终端的支付优势将不复存在。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也有些忧心。我国正在大力提倡无现金社会,加之数字货币的发行,所有用户的交易信息与财务状况将被全程记录在服务器中,为政府对资金的绝对监控提供了条件。某种程度上说,民众隐私虽不至于被曝光,但终究是被“记录在案”了,不安全感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