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话题性Max的互联网事物,比特币肯定是之一。2017年底,在经历了近百倍的上涨后,比特币造就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转眼进入2018年,比特币在暴涨之后随即出现暴跌,短短几个月中损失近90%的价值,让许多做着富翁梦的人瞬间一贫如洗。
伴随这些撩人眼球的新闻,比特币这个跨界互联网和金融界的新兴事物开始越来越吸引大众的关注。而在洗去价格的噱头之后,人们突然发现支撑起比特币的技术 - 区块链技术 – 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谈论。大家发现,除了投机和交易,区块链其实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说起区块链,我们不能不提起一个叫做“去中心化”的概念。这个特点可以说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可以说有了“去中心化”,才有了之后的区块链技术。
那究竟什么是“去中心化”呢?如果翻看官方定义,我们会发现这么几句解释:
“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
看完之后是不是有种“所有的字都认识但连起来读却不知所云”的感觉?没事儿,我们就拿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 - 比特币 - 来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对于比特币,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特质就是它是一种货币,但却又觉得有点不一样。那么不一样在哪儿呢?
我们先看一下传统货币,例如美元。就其自身而言,美元是由美联储发行,由美国政府为其价值做背书的流通货币,并且在美国境内乃至全球许多国家可以合法流通。
因此我们可以说,美元是由美国政府这一“中心”机构来确保其流通和价值的。如果有一天美国政府不再承认美元的价值,那么美元作为货币的日子也就走到头了。
反过来看比特币,我们就可以发现:比特币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其价值进行背书,也没有任何一个银行在保证其价值。而比特币的价值,是由世界上千千万万台装载了比特币算法软件的计算机终端进行记录和背书的。
而这些记录着比特币流通的电脑,可以是位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存在于任何一个人手中的电脑。如果一台电脑损毁,其他电脑依然可以继续履行记录的职能以确保比特币的顺畅流通。
因此对比背书美元的美国政府,我们可以发现比特币的背书不依赖于任何“一台”终端做决策,而是依靠“许许多多”台终端的共识来进行记录。而对于这种用“许许多多”台终端来记录和认同的方式,我们就称之为“去中心化”。而能够成功实现“去中心化”式记录的技术,我们就称之为“区块链技术”
当然,在这个例子里我们说的是发行货币,但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比特币“货币发行”的概念。可以说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分支。在比特币出现的十年里,区块链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许多社会职能上都起到了颠覆式的作用。
比如对“合约”的颠覆:在2018年8月,深圳市推出了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通过区块链电子发票,企业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发票申领和报税,而税务方也可以达到全流程监管的科技创新,通过区块链技术使数据“去中心化”,进而实现数据的多点核实和共享,杜绝单方面篡改或作假的可能性。通过这种方式,许多以往出现的税务虚报和欺诈现象将被杜绝。
除了发票,在更早的2017年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开始向毕业生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毕业证书。对于区块链证书而言,每一份都具有唯一性且被万千电脑所记录,因此每年的数量也都有迹可循,难以更改。对于那些妄图通过制作假文凭而冒充学位的人,区块链算是永久断掉了他们这份念想。
当然,在许多其他领域,区块链技术也正在产生着影响:阿里巴巴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香港和菲律宾之间的跨国转账,华尔街银行在探索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自己资产业务之间的多方记录对接,而诸多跨国机构也在探索用区块链技术和共识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快更高效的国际资产援助的可能性。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许许多多打着区块链幌子进行敛财的骗局也开始冒出来。在此,给大家提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只要是需要出钱交换,保证收益回报并具有金融性质的“区块链”资产,基本上都是骗人钱财的诈骗操作。大家一旦遇到有此三条特点的区块链产品,请立刻无视或者报警。
自从2009年出现之后,比特币走过了10年时光。和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金融业相比,比特币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同理,近两年才被多方利用起来的区块链技术,比起已经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互联网,也只能算是刚刚冒出地平线的朝阳。我们相信,现在只是区块链的开始,在未来,区块链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