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们之前内容,接下来是将会说到Merkle树...
Merkle树
在这篇文章中,我还想要再讨论一个优化机制。
上如上面所提到的,完整的比特币数据库(也就是区块链)需要超过 140 Gb 的磁盘空间。因为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是独立,自给自足的,也就是每个节点必须存储一个区块链的完整副本。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比特币,这条规则变得越来越难以遵守:因为不太可能每个人都去运行一个全节点。并且,由于节点是网络中的完全参与者,它们负有相关责任:节点必须验证交易和区块。另外,要想与其他节点交互和下载新块,也有一定的网络流量需求。
在中本聪的 比特币原始论文 中,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个解决方案:简易支付验证(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 SPV)。SPV 是一个比特币轻节点,它不需要下载整个区块链,也不需要验证区块和交易。相反,它会在区块链查找交易(为了验证支付),并且需要连接到一个全节点来检索必要的数据。这个机制允许在仅运行一个全节点的情况下有多个轻钱包。
为了实现 SPV,需要有一个方式来检查是否一个区块包含了某笔交易,而无须下载整个区块。这就是 Merkle 树所要完成的事情。
比特币用 Merkle 树来获取交易哈希,哈希被保存在区块头中,并会用于工作量证明系统。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将一个块里面的每笔交易哈希连接了起来,将在上面应用了 SHA-256 算法。虽然这是一个用于获取区块交易唯一表示的一个不错的途径,但是它没有利用到 Merkle 树。
来看一下 Merkle 树:
每个块都会有一个 Merkle 树,它从叶子节点(树的底部)开始,一个叶子节点就是一个交易哈希(比特币使用双 SHA256 哈希)。叶子节点的数量必须是双数,但是并非每个块都包含了双数的交易。因为,如果一个块里面的交易数为单数,那么就将最后一个叶子节点(也就是 Merkle 树的最后一个交易,不是区块的最后一笔交易)复制一份凑成双数。
从下往上,两两成对,连接两个节点哈希,将组合哈希作为新的哈希。新的哈希就成为新的树节点。重复该过程,直到仅有一个节点,也就是树根。根哈希然后就会当做是整个块交易的唯一标示,将它保存到区块头,然后用于工作量证明。
Merkle 树的好处就是一个节点可以在不下载整个块的情况下,验证是否包含某笔交易。并且这些只需要一个交易哈希,一个 Merkle 树根哈希和一个 Merkle 路径。
最后,来写代码:
type MerkleTree struct {
RootNode *MerkleNode}type MerkleNode struct {
Left *MerkleNode
Right *MerkleNode
Data []byte
}
先从结构体开始。每个 MerkleNode 包含数据和指向左右分支的指针。MerkleTree 实际上就是连接到下个节点的根节点,然后依次连接到更远的节点,等等。
让我们首先来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func NewMerkleNode(left, right *MerkleNode, data []byte) *MerkleNode {
mNode := MerkleNode{}
if left == nil && right == nil {
hash := sha256.Sum256(data)
mNode.Data = hash[:] } else {
prevHashes := append(left.Data, right.Data...)
hash := sha256.Sum256(prevHashes)
mNode.Data = hash[:] }
mNode.Left = left
mNode.Right = right
return &mNode}
每个节点包含一些数据。当节点在叶子节点,数据从外界传入(在这里,也就是一个序列化后的交易)。当一个节点被关联到其他节点,它会将其他节点的数据取过来,连接后再哈希。
func NewMerkleTree(data [][]byte) *MerkleTree {
var nodes []MerkleNode
if len(data)%2 != 0 {
data = append(data, data[len(data)-1]) }
for _, datum := range data {
node := NewMerkleNode(nil, nil, datum)
nodes = append(nodes, *node) }
for i := 0; i < len(data)/2; i++ {
var newLevel []MerkleNode
for j := 0; j < len(nodes); j += 2 {
node := NewMerkleNode(&nodes[j], &nodes[j+1], nil)
newLevel = append(newLevel, *node) }
nodes = newLevel }
mTree := MerkleTree{&nodes[0]}
return &mTree}
当生成一棵新树时,要确保的第一件事就是叶子节点必须是双数。然后,数据(也就是一个序列化后交易的数组)被转换成树的叶子,从这些叶子再慢慢形成一棵树。
btcsuite/btcd 是用数组实现的 merkle 树,因为这么做可以减少一半的内存使用。
现在,让我们来修改 Block.HashTransactions,它用于在工作量证明系统中获取交易哈希:
func (b *Block) HashTransactions() []byte {
var transactions [][]byte
for _, tx := range b.Transactions {
transactions = append(transactions, tx.Serialize()) }
mTree := NewMerkleTree(transactions)
return mTree.RootNode.Data}
首先,交易被序列化(使用 encoding/gob),然后使用序列后的交易构建一个 Mekle 树。树根将会作为块交易的唯一标识符。
P2PKH
还有一件事情,我想要再谈一谈。
大家应该还记得,在比特币中有一个 脚本(Script)编程语言,它用于锁定交易输出;交易输入提供了解锁输出的数据。这个语言非常简单,用这个语言写的代码其实就是一系列数据和操作符而已。比如如下示例:
5 2 OP_ADD 7 OP_EQUAL
5, 2, 和 7 是数据,OP_ADD 和 OP_EQUAL 是操作符。脚本代码从左到右执行:将数据依次放入栈内,当遇到操作符时,就从栈内取出数据,并将操作符作用于数据,然后将结果作为栈顶元素。脚本的栈,实际上就是一个先进后出的内存存储:栈里的第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取出,后面的每一个元素都会放到前一个元素之上。
让我们来对上面的脚本分部执行:
OP_ADD 从栈内取两个元素,将这两个元素进行相加,然后将结果重新放回栈内。OP_EQUAL 从栈内取两个元素,然后对这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它们相等,就在栈上放一个 true,否则放一个 false。脚本执行的结果就是栈顶元素:在我们的案例中,如果是 true,那么表明脚本执行成功。
现在来看一下在比特币中,是如何用脚本执行支付的:
OP_DUP OP_HASH160 OP_EQUALVERIFY OP_CHECKSIG
这个脚本叫做 Pay to Public Key Hash(P2PKH),这是比特币最常用的一个脚本。它所做的事情就是向一个公钥哈希支付,也就是说,用某一个公钥锁定一些币。这是比特币支付的核心:没有账户,没有资金转移;只有一个脚本检查提供的签名和公钥是否正确。
这个脚本实际存储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 ,存储在输入的 ScriptSig 字段。
第二部分,OP_DUP OP_HASH160 OP_EQUALVERYFY OP_CHECKSIG 存储在输出的 ScriptPubKey 里面。
因此,输出定了解锁的逻辑,输入提供解锁输出的“钥匙”。然我们来执行一下这个脚本:
OP_DUP 对栈顶元素进行复制。OP_HASH160 取栈顶元素,然后用 RIPEMD160 对它进行哈希,再将结果送回到栈上。OP_EQUALVERIFY 将栈顶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它们不相等,终止脚本。OP_CHECKSIG通过对交易进行哈希,并使用 和 pubKey 来验证一笔交易的签名。最后的操作符有点复杂:它生成了一个修剪后的交易副本,对它进行哈希(因为它是一个被签名后的交易哈希),然后使用提供的 和 pubKey 检查签名是否正确。
有了一个这样的脚本语言,实际上也可以让比特币成为一个智能合约平台:除了将一个单一的公钥转移资金,这个语言还使得一些其他的支付方案成为可能。
总结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的几乎所有关键特性。我们已经有了区块链,地址,挖矿和交易。但是要想给这些所有的机制赋予生命,让比特币成为一个全球系统,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共识(consensus)。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开始实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decenteralized)”。敬请收听!
|本文来源:区块链研究实验室
|公众号:区块链研究实验室(作者微信:csschan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