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下最热门的工业4.0中坚“黑科技”——“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说起“AI+区块链”,币圈人难免会同时提到两个项目:Cortex与NBAI。
那么同一赛场上的两个项目有什么异同呢?今天小编将为您进行全方位盘点
01关键词
NBAI:去中心化、共享AI算力、隐私保护
Cortex:去中心化、机器学习平台、AI智能合约
02应用领域
NBAI智云链更侧重于强大AI算力的云共享,为开发者提供去中心化应用开发的平台,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
量化交易:海量分析交易从而精确地预测未来金融产品的行情走向
AI学习者计划:重点服务高校科研,使学生能够低成本完成各种运算练习,快速修改模型
生物医学:将AI运用于医学影像识别与多学科和做诊断,更精确地进行早期肿瘤筛查
目前量化交易初步成果Quan AI已经进入内测阶段,下文会详细介绍。
Cortex目前暂时没有实用性项目落地,但是构想已经比较明晰地呈现。项目侧重于人工智能合约的研发以及机器人模型的开发,提出的设想包括了:
信用评分:根据用户的在线数据计算信用等级。
智能投资咨询:基于金融数据的自动交易决策。
环境预测模型的输出:实现自动驾驶、游戏围棋、gam的智能决策与验证等。
03ICO以及交易所上线进展
Cortex私募结束后首发代币全部售出,已于3月29日在火币网上线,市值排名进入前100;
NBAI也于4月20日成功完成公募,售出10亿代币,并预计将于5月份登陆交易所。
04PR宣传与社群构建
可以看出,两个AI项目都相当重视宣传活动并且踊跃地投入其中:
NBAI智云链是一支纯粹源于加拿大的队伍,并且已经在当地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因此更活跃于北美地区,项目团队主办或参与了“加拿大东区区块链论坛”、“洛杉矶区块链会议”、“2018人工智能武林大会”等活动;
Cortex的核心团队则是多由中国本国优秀人才组建,在亚欧社群比较活跃,在“索契全球区块链峰会”、“Congress Blockchainrf”以及“未来论坛研讨”等活动频频亮相,并成功举办了多场线下沙龙。
在社群运营方面,Cortex暂时处于领先地位,Telegram英文群组人数49k+, 官方微信群人数1000+;NBAI登陆稍晚但是同样发展迅速,仅四月Telegram英文群组人数增长两千余人,微信群人数即将破600+,智云链也表示今后会把工作重心转移至中国群组的建设。
05产品开发进展
与社群运营力度不同的是,在研发产品“干货”速度上,NBAI智云链后来居上,已经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其平台的第一款人工智能去中心化应用“NBAI Quant Trading”已经于18年1 月发布了alpha版本(内测版),中文版本近期上线,并计划于18年9月发布公测版。该DAPP提供价格预测服务,应用准确性已经达到55%;同时,NBAI牵手麦吉尔大学,正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外科创新项目,项目将对于医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Cortex官网公布了github链接,目前已经完成了Proof of Concept的Demo设计,验证项目可行性,具体信息等待官方进一步披露。
06研发团队
NBAI智云链核心骨干都有数年丰富的AI开发以及区块链背景:
创始人曹滔韬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本科,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硕士,曾供职于上海航天、IBM、SAP、Paysafe等知名公司,2013年便开始关注区块链发展;
熊腾科博士拥有10年人工智能开发经验,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访问学者,2012厦门“双百计划”领军人才。
其他多位团队成员也拥有8-10年机器学习、技术开发经验;同时,NBAI与麦吉尔大学、康考迪亚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学府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技术实力雄厚。
而Cortex研发团队主力多由年轻新锐力量组成:
联合创始人陈子琦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机器学习专业,矿工2013年起;
CTO王未扬芝加哥大学统计学硕士,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与经济学本科,Fintech Hackathon的胜利者,2017年Dorahacks。
其他多位成员也拥有亮眼的AI领域竞赛成绩,发表过多篇顶级论文。同时,团队近日聘请了图灵奖得主Whitfield Diffie担任学术顾问,正逐渐丰富团队力量。
随着以太坊“DAPP开发平台”以及“智能合约”等概念的普及,AI+区块链组合以其强大算力、高效率、高性价比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项目投入其中。
这不单单是对热门行业的从众追逐,而更是出于突破区块链产业瓶颈的渴望:如何克服“不可能三角”的困境?如何有效降低冗余,在安全性,去中心化与高效率中找到平衡点?
AI算力或许提供了一条出路,而艰辛漫长的研究依靠的绝对不是零和竞争,而是在这一领域相互促进,共同开拓,希望越来越多这样优质的项目能够加入这一领域,加速环保高效的区块链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