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PBoC)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4月27日发表了观点,他认为,区块链虽然在当前发展趋势中有巨大的推动力,但如果想要才能成为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技术层面仍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进工作。
姚前在列举了区块链技术的好处——它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合约的使用和点对点系统等等后指出,正因为区块链技术早期主要是服务于比特币,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姚前还谈到,主要问题是无法扩大规模,需要改善数据隐私和治理机制。由于公有链不能关停,其错误修复也异常棘手,一旦出现问题,尤其是安全漏洞,将非常致命。如果我们松懈了对区块链的分散性的管理,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公有链中,因为参与记账的节点可选可控,最弱节点的能力上限不会太低,并且可以通过资源投入获得改善,再针对性地替换掉共识算法等组件最终获得性能的全方位提升。但作为智能合约基础支撑的公有链另有考验:智能合约运行时会互相调用并读写区块数据,因此交易的处理时序特别重要,如果只能逐笔进行,这会严重制约节点的处理能力。
姚前提到了2016年的TheDAO被黑事件,当时以太坊(ETH)的售价约为60美元,TheDAO出现漏洞或错误后,无法像中心化系统那样通过关闭系统,集中升级的办法进行修复。如果缺乏治理机制,只能通过软分叉或者硬分叉解决问题,最终将导致混乱和分裂。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两个极点之间,将会存在一个新的领域,各种区块链系统拥有不同的非中心化程度,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
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热点是把以往应用在芯片设计或者军事控制系统上的形式化验证的方法,应用到智能合约上,以数学证明的方式尽可能避免人为错误。
姚前最后写道:“区块链属于公众,为了公共利益服务。它不是为了让加密货币大户变得更加富有。区块链并不应该由谁来占有,更不用说一小部分超级富豪了。因此,有人反对链上治理。
总体看,关于链上治理机制,仍处于争议和探索的过程中,尚未有统一的意见,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Cointelegraph最近报道称,一位支持市场体制的经济学家当选中国央行行长,可能会对中国的加密货币部门产生积极影响。
姚前还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谈到了中国需要关注科技发展的必要性:“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保持我们的毅力,确定重点,并加快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推广。”
今年3月初,中国央行前行长表示,区块链技术不应“过快传播”,以防止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新上任的央行行长易纲在3月中旬表示认同比特币的正面性,称其为“鼓舞人心”,并表示比特币给了“普通人参与的自由”。
来源:Cointelegraph
作者:Molly Jane Zuckerman
编译:ZB TEAM(www.z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