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Cortex项目的朋友都会知道Cortex项目白皮书中所用到的术语非常多,普通投资者第一遍看完想必云里雾里。其实白皮书中很多细节都蕴含着几位项目创始人对于行业的美好构想,对于人工智能科技的信仰,以及极客精神的贯彻。
白皮书中规定CTXC发行总量为299,792,458个,数字即为光的速度(299,792,458)。光速作为现有宇宙中物质运动速度所到达的极限,也被Cortex团队定为了CTXC发行量的上限。
在白皮书中,Cortex团队对于项目规划的路线图是这样的:
2018年Q1 发行ERC20代币
2018年Q1 登上主流交易所
2018年Q3 挖矿测试链Bernard上线
2019年Q1 智能测试链Dolores上线
2019年Q2 主链Arnold创世区块发布,发行Cortex Coin并销毁ERC20代币,开始挖矿
在这里出现了三个奇怪的人名:“Bernard”“Arnold”和“Dolores”,究竟何许人也?说到这里,看过美剧《西部世界》的朋友心里一定有了答案:没错,Bernard,Arnold和Dolores都是《西部世界》中的角色。
《西部世界》由导演乔纳森·诺兰根据1973年的科幻电影《钻石宫》改编,剧集于2016年在HBO播出。内容讲述了在未来世界的一个巨型人工模拟的高科技成人主题公园中,设立有扮演不同角色拟真人机器人(被称为“接待员”)。这些机器人存在的主要用途是供现实世界中的访客满足各类人性的欲望。然而声色犬马的表象之下,机器人们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他们与公园管理者们展开了一场抗争……
Dolores
Dolores是西部世界的接待员,心地善良,在公园中的人物设定是美丽单纯的乡下女孩,但也是公园中最老的机器人,也在之后觉醒并开始反抗人类。
Bernard
Bernard是西部世界主题公园的规划师,他的本职工作是提升机器人为人类服务的能力,但他痴迷于让机器人变得更具人性。Bernard不顾上级反对致力于让机器人升级,但却遇到了各类技术故障,更吊诡的在于,原来Bernard本身也是以Arnold为原型制作出的机器人。
Arnold
Arnold和Ford都是西部世界公园的设计者,直至后来,因为理念不合,Arnold被Ford杀害。Ford之后根据Arnold的形象创造了Bernard。
在《西部世界》作品中所描述的场景,让人不由的联想到1981年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脑”的概念:科学家将大脑放在缸中,将大脑的神经系统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计算机给大脑传输信息,从而为之构建出一个假想的世界。沿着同样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执着,创始人们将项目取名为“Cortex”(皮质)。又将用来衡量推断过程中将数据模型带入合约过程中计算所耗费的虚拟机级别硬件计算资源称为“Endorphin”(内啡肽)。
Cortex看好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重构世界的巨大潜力,并借助区块链技术,让更多人工智能模型使用者和开发者受惠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让人工智能的潜力得以更好的释放。
美剧中的“西部世界”是一个架空现实的虚构场景,按照人类创造者预定的剧情,每一个机器人在其中都有各自的角色分工。每个机器人可以看作一个独立运行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独立的模型放在西部世界的大背景下便构成了完整的生态而需人类管理者的额外干预。《西部世界》中所体现的机器人自治社会的场景,恰恰与Cortex团队所致力于构建的AI模型自治生态的思路契合。Cortex连接了AI模型的开发者,鼓励其贡献优秀的AI模型。对于AI模型使用者,Cortex的生态降低了AI的使用门槛和成本;对于AI模型的开发者,Cortex让他们的模型开发工作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在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直接的交流中,形成一个以AI模型的开发使用位核心的自治生态。这样的去中心化自治生态摆脱了AI领域对于大公司开发能力的依赖,进而倒逼大公司减少AI模型开发和使用的垄断。
Cortex希望通过这些隐喻,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对社会所带来的变革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改变不仅停留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更是改变了人本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也让我们对与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开始重新划定,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当代神经科学对于人类意识产生生理意义的解析,我们的科技从来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本辩题,从来没有离开过反思,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于构建美好世界的憧憬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