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智能合约,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初定义是“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简单点说,就是指在某项技术的基础上,双方或多方以数字形式签订智能合约,并进一步执行。
那么,为什么智能合约却迟迟没有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缺乏能够支持可编程合约的系统和技术支持。
恰巧,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智能合约的实现便也变得更完善。它不仅可以支持可编程合约,还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化、不可篡改等优点,在实现智能合约方面存在天然的优势。
与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拥有推动智能合约实现的多种能力。首先是区块链上的数据无法被篡改、删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可追溯性,有效保护智能合约的内容不被篡改;其次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则为合约的制定、执行提供方便,避免了中心化因素的影响。
因此,将智能合约以数字化形式写入区块链中,不仅可以保障存储、读取、执行等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公开又不可篡改,同时也能够保障智能合约的高效运行和实际执行。
那么,智能合约如何应用呢?据了解,智能合约不仅可以应用到金融领域、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还有版权保护、合同签订等方面。举个例子,目前在版权领域,音乐、文学等各类原创作品版权被侵权现象十分严重。可是,维权成本之高、审查难度之大导致维权难以实现,智能合约则针对此提供了解决的新思路。
因为区块链技术能够记录下所有原创作品的信息,并保证不被篡改、透明可追踪,在智能合约的作用下,可以按照双方或多方的约定条款去追踪合约进度,并执行合约条款,以保障创作者、消费者的利益,如格莱美全明星团队在今年3月便推出了区块链音乐版权项目TUNE,保障原创作者的权益。
不得不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有了更多的应用空间,如版权保护、货币支付、合同签署等等,所以可以相信智能合约的未来发展潜力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