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Public Blockchain),即公有的区块链,指的是全世界任何人都有权限读取、发送且获得有效确认的共识区块链,其无需注册、授权便可匿名访问网络,且具有去中心化、中立、开放、不可篡改等特点,适用于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譬如比特币块链、以太坊智能合约等都是智能公链。
保证公链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共识机制,例如比特币块链是由工作量证明机制(PoW)维护,以太坊则是依赖于权益证明机制(PoS),它们是以经济奖励(Token)与加密数字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而存在的。进一步阐释即:Token会激励人们主动参与到节点的维护中,共同维护链上数据的安全性,而这些被维护的区块链通常就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公链存在着交易数据公开透明化、数据无法篡改等优点,可以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却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会影响公链的高效运转。
高度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是公链最大的特点之一,却也带来了低吞吐量(TPS)的弊端。哪怕是最成熟的公链——比特币块链,它每秒也只能处理7笔交易信息,倘若遇上交易高峰期可以处理的交易笔数就更低了。
另外,低吞吐量带来的反噬效果也不小,会导致交易速度变得缓慢,区块链网络变得极度拥堵,甚至会造成一笔交易需要几天才能处理完毕,还需要缴纳几百块转账费。因此在公链发展尚稳的当下,如何解决公链大数据存储的不足,是等待人们去思考并解决好的问题。
说到底,公链也隶属于区块链——而区块链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早已引起了诸如高盛、摩根大通、汇丰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它们纷纷与区块链公司进行了合作。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世界经济论坛更是大胆预测,到2027年世界GDP的10%将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所以,有着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块链作为基础,公链的潜力也是巨大的。不过如何正确分辨出它的优势和问题,且脚踏实地去开拓应用领域,现在还需要一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