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了允许“行政干预”的区块链专利申请上了热搜。该系统允许第三方管理员执行“特殊交易”,如中止智能合同或冻结与非法活动有关的账户。事实上,这项专利只是阿里集团在区块链布局的冰山一角。
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就已经成立了“区块链实验室”,次年提交了“蚂蚁区块链”的商标申请。而IPRdaily发布的“2018年全球区块链专利企业排行榜”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以90项申请公开专利数量连续两年蝉联冠军,较2017年增加41件。
1.32项专利
一直以来阿里在区块链领域就比较低调,迄今为止也未发布区块链白皮书,因而专利内容就成了分析阿里研究反向的切入点之一。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公布的国内专利共有32件,详细信息如下:
从这些专利内容看,阿里的专利申请时间集中在2017年以后,而研究方向更倾向于底层技术的开发,包括共识机制、跨链交互、节点通信等,几乎没有涉及任何数字货币相关内容。
2.七大研究方向
除了登顶专利榜以后,阿里加速区块链领域布局的另一个信号是区块链实验室的成立。2018年,9月28日,阿里达摩院官网正式上线。官方信息显示研究院致力于“区块链中共识协议、密码学安全、跨链协议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商业与金融等应用场景为突破口,率先实现有自主权的工业级/金融级区块链系统”,有七个主要研究方向:
- 共识协议
- 密码学安全与隐私保护
- 区块链技术结合可信执行环节
- 跨链协议
- 智能合约语言与整体安全性分析
- 区块链技术与loT结合
- 区块链技术与安全多方计算结合
此外,区块链实验室也公布了7人的研究团队,其中负责人由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张辉担任。正如前文所述,阿里集团在2016年就注册了“蚂蚁区块链”的商标,此前区块链相关业务也主要集中于蚂蚁金服,而张辉正是此前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负责人。
无论是团队的过往履历还是申请的32项专利都与达摩院区块链实验室的七大研究方向相符,阿里区块链布局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以联盟链为主,打造实现一个有自主产权的区块链生产型平台,为特定应用场景落地提供技术支持。”
3.落地场景
除了七大研究方向,阿里的区块链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落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
(1)区块链+保险
早在2017年,蚂蚁区块链就与信美人寿合作推出首个运用区块链技术记账的互助保险项目“爱心救助账户”。而通过查询融资历史,链茶馆发现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新华保险、人保资本、太平洋保险在内的多家一线险企均参与了蚂蚁区块链的融资。从这个角度看,与信美人寿的合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保险很或将成为“企业级区块链”的重中之重。
(2)慈善公益
慈善公益是蚂蚁区块链最早的落地场景。2016年下半年,蚂蚁金服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公益机构上线区块链试验项目,使捐款人可以追踪善款的完整流转情况。 2017年3月,支付宝上的所有爱心捐赠项目采用蚂蚁区块链技术,实现平台捐赠数据透明。
(3)公共服务
虽然官方仅仅“雄安新区租房溯源”单独归纳为租房溯源,但链茶馆认为阿里实际上正在渗透到公共服务行业的每一个角落。2018年6月,蚂蚁金服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在香港上线;8月,蚂蚁金服区块链携手航天信息,在杭州、台州、金华三地医院推出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服务,两周开出60万张票据;9月,蚂蚁区块链为上海华山医院区块链电子处方提供技术支持;杭州互联网法院携手蚂蚁金服,上线区块链审判系统。蚂蚁区块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落地正在不断加速。
(4)商品溯源
得益于阿里巴巴集团多年的业务基础和数据积淀,商品溯源成为了蚂蚁区块链的最具优势的项目。2017年3月,阿里与普华永道、恒天然等澳新合作方签署全球跨境食品溯源的互信框架合作协议,应用“区块链”等创新技术,推动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应链。而到了8月,天猫国际就已经全面启动全球溯源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及大数据跟踪对进口商品信息,2018年2月,菜鸟和天猫国际达成了合作,启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
4.总结
总的来说,阿里将的区块链布局低调务实且践行了“无币区块链”的原则。在2018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发布了BaaS平台、MORSE安全计算平台和可信存证平台三大产品,可见其产品开发已有初步成果,阿里的区块链产品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加速落地,拐点或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