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需要设计通证经济系统?
比特币好像不太需要通证经济系统,或者说,它的通证经济系统很简单。它的系统是这个简单的循环:
竞争-记账-奖励
以太坊是相似的,唯一的不同是,它早期有预售(说「预挖」也可)。以太币是系统的燃料货币,但真正的用途是作为ERC20代币发行的交换货币。
EOS也是相似的,可说是完全模仿以太坊。与以太坊的差别是,它还未到以太坊那一步,利用EOS来发行通证的用途或其他应用用途还没出现。(技术上,EOS提供了EOSIO开源软件,任何人都可以用它组网。)
早期的公链,不管是通用类、行业类、领域类,在发行代币及代币用途上,其实都是模仿以太坊的代币众筹模式。
需要通证经济系统,根本的原因都是,后来,我们试图把通证用到一类资产上去:
已有的、且会随着时间增值的资产。
已有的资产,就涉及到在现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因贡献获得代币。
为了获得发展资金,又需要少量出售代币。——因资金获得代币。
会随着时间增值,就需要安排它的流转,以刺激增值。
说明:以上不明确区分代币与通证,均指Token。
02
用什么做类比较好?
我画了一个图,我觉得,这一类项目,好的类比的确是公司IPO,公开发行股票。
通证化,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它的主要目标,既包括:
目标A:公开发行,以获得融资、获得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也包括:
目标B:用通证来激活产业生态圈。
所谓的通证经济系统模型,主要的要点,应该是为目的B。
这个时候,一个互联网平台公司除了技术和业务流程改造部分,要做的其实是一次类似股改、上市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币改”也没错。当然,我倾向于叫它“通证化改造”。这是因为,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目标A,而是目标B。
03
通证化改造
通证化改造,最开始的步骤当然是:
选择一个要用通证表示的资产;
建立一个发行的实体(DAC)。
再之后,其实主要在三个东西上:
A. 资产,及资产的长期增长。
B. 分配,主要是数量的分配。
其中,多少是按贡献分配的。
多少是出售给投资者,以获得发展资金的。
这二者联动起来,动态看,还包括,如何用通证在自身体系内的流通,来刺激所对应的资产价值的增长。
C. 市值,外部定价。
在(内部或外部)市场交易中进行的通证定价,又会反过来对通证的流转产生剧烈的影响。
这里,我们还没多讨论通证在自身体系中的运转逻辑呢。这是另一个超级复杂的话题(话题二)。还有一个复杂的话题,是通证的一级市场的价格设计和二级价格管理,这个就更难了(话题三)。
04
通证为什么难?
通证当然很难。一方面,我们很多人才刚刚从产品型公司转向理解了互联网平台型公司,突然,又来了以通证表示的生态型公司。
一层一层叠加,很难理解,考虑的问题都不一样。
产品型公司考虑的是生产与定价,互联网平台考虑的是连接与匹配,当然也考虑自己的盈利模式。发行方自己的盈利模型,可以算是未来应讨论的话题四。
而通证经济系统,似乎一方面要考虑货币模型,一方面又要考虑自身的经济逻辑。更往前,其中的平台、产品,其实还是少不了,只是不同主体考虑而已。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很熟悉区块链项目的人,通证经济模型也不容易理解啊。最早,大家心中的模型都是比特币的货币模型,再然后,变成以太坊的公链模型,现在的要对应一个资产的模型,对所有人都是空白。
FCOIN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好的例子,值得观察。它的通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相当于代币众筹,第二个阶段就进入正常的阶段。
我赞同今天读到一个文章的观点,第一个阶段,它既然分配了利益,那么它代币的价值就应该持续降低啊。
这个是正反馈、负反馈模型之外的又一个有价值的解读。(正反馈、负反馈见图,摘自《通证经济的模型与实践》白皮书)。
而进入FT通缩阶段之后,如果它的平台交易量进一步萎缩,那么大概FT所对应的价值还要再降低。
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观察平台币,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在运行的、靠谱的、有对应资产的通证。要真观察,肯定不应观察空气和猜测的未来,而应观察可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