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公链竞争的首个关键之年,众多在2017年发起的区块链项目将在本年迎来第一波主网上线潮。
2017年区块链项目迎来井喷。从coindesk上的数据显示,2017年发起的区块链项目数量达到343个,这比过去3年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出5倍。融资额54.8亿美元,是过去3年的18倍。
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太坊在2015年11月开发出了ERC-20 标准,开发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以太坊网络上创建一种基于ERC-20标准的代币(token),同时钱包和交易所也可以很方便对接这些代币。
项目方为了筹集资金,一般会事先将创建的一部分token分发给用户,用户使用BTC、ETH等按一定兑换比例认购,此后token会进入交易所流通。拿到资金之后,项目方开始招兵买马投入技术开发和社区推广。
什么是主网?
主网(Main net)是相对于测试网(Test net)来说的,参考bitcoin.org上对于比特币主网的定义,主网指的是比特币交易的原始和主要网络,在上面流通的比特币具有真实的经济价值,测试网与主网功能相似,但上面流通的比特币毫无价值。以此类推,其他公链的主网指的是正式上线的、独立运行的区块链网络,网络上的交易行为被社区全员认可。
什么样的项目需要主网?
代币一般分为协议代币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代币,前者的功能是提供驱动加密经济协议所需经济激励,比如在比特币网络的激励体制中,会通过挖矿的方式奖励驱动比特币网络健壮运行的矿工以比特币。后者仅仅是在特定使用情景下便于访问协议,并没有加密经济机制。从这个角度看,通常前者需要开发自己的主网,而后者不太需要。
为什么主网上线前,token就公开交易?
ERC-20标准出现前,项目方需要先众筹再创建以太坊合约,再按照众筹的人提供的ETH地址发放代币。主网上线后再转移到主网,周期较长。比如小蚁(后改名为NEO)项目发起于2014年6月,2016年10月才正式交易,历时两年。ERC-20标准的出现,原则上所有的token创建出来之后都可以立即交易,方便快捷,但项目方通常会选在3个月之后交易。
Token先于主网上线进行交易主要有两大使命:第一,尽早积累前期种子用户;第二,技术开发与社区运营同时推进。按照大部分白皮书的路线设计,主网上线通常需要1年左右时间,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毕竟并不是所有投资者会有这么大的耐心。
主网上线前后社区会有哪些反应?
主网上线前后的一段时间,社区用户通常会很关注,比如最明显的是短期币价易受情绪分化影响。主网上线后,项目方开始联系钱包或者交易所进行主网映射。采用POW机制的项目,矿工开始筹划购买挖矿设备;对于采用DPOS机制的项目,如最近比较火热的是EOS超级节点竞争,各路诸侯为抢夺21个超级节点使出浑身解数,不亚于一场区块链世界的超级军备竞赛。
主网上线的意义?
主网上线,意味着:
第一,基于ERC-20的token完成了原始使命,需要进行销毁,项目方一般会在主网上线后将原来的token按照1:1兑换为主网币(Coin)。根据coinmarketcap的定义,coin指的是可以独立操作的加密货币;token是必须依赖于另外的加密货币作为平台去运行。截至2018年5月10日,coinmarketcap列举了1595个区块链项目,其中869个属于coin,726个属于token,二者市值超过4300亿美元。
第二,主网上线意味着项目初步落地,后续的商业行为才有意义,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比如大量的DAPP可以在上面开发,不同公链在白皮书中描述的美好愿景真正开始接受用户的检验,如何让更多的技术开发者、矿工(采用POW机制的项目)、coin持有者参与进来,让不同行业的企业和机构认可,这将会对项目的技术和运营能力带来极大考验。
所以,主网上线虽然是一个里程碑,但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因为真正的厮杀才刚刚开始。
那些上了主网的区块链项目怎么样了?
NEO、元界、Qtum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区块链项目,后来的还有AChain以及最近的BTM等均已经上线了主网。查看各个项目主页,从DAPP数量看,NEO上的DAPP数量有52个,Qtum上的项目有25个,Achain上有13个。
从资产数量看,NEO上公布的除小蚁股和小蚁币还有18种资产,相当一部分资产近一年未发生交易行为。元界的资产数量有188个,不过从资产发行人的名字可以很容易看出,大部分可能是开发者一时好奇的测试,并无太大实际价值。Qtum上的资产以token的形式列出,数量超过170个,不过持有者在100人以上的token数量只有25个。Achain上合约和资产数量有80个,活跃性良好。
目前,NEO市值45亿美元,元界市值0.33亿美元,Qtum市值16亿美元,Achain市值1.61亿美元,BTM市值7.4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