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网站hackernoon,原文作者Alex Fork。
从交易容量来看,加密货币早已超越了世界上所有传统支付系统。不过,这个观点很可能会引发争议。让我来解释一下这个的观点吧。
目前市场上有1500多种加密货币和代币。当然,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死了,但重点是根据我们在过去两年中看到的ICO数量,不难想象他们中的几百个是拥有可用产品的币种,或者至少有可能会变得有用。
通常人们会将比特币、以太坊(或其他任何币种)与VISA进行比较,后者的交易容量约为2000TPS,远高于任何一种加密货币。不过,我认为这种比较的方式已过时。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分析整个加密货币网络的交易容量。我们假设大约存在着300个运行良好的加密货币和它们各自的区块链,平均每个币种的交易容量都是10 TPS,那么作为一个整体,加密货币的容量就达到了3000TPS。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假设?由于具备去中心化的特征,加密货币从根本上与以前的支付系统完全不同。每一种“数字化法币”系统,无论是SWIFT、VISA、PayPal、万事达(MasterCard)还是其他任何一种传统支付系统,都是基于专有的、中心化的协议,这种协议要求中央实体监督它们之间的任何交易。
这严重限制了不同类型支付提供商之间的可交换性,使系统变得繁琐和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一家公司主宰所有其他公司支付寡头格局的出现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另一方面,加密货币完全独立于任何法律实体。它们存在于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可以通过几十个平台、交易所甚至去中心化协议轻松地实现交易互通。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预想一下未来的支付方式:用户的钱包里有数百种加密货币,每一种都用于特定的领域,比如一种用于支付俱乐部费用,另一种用于在餐馆累积积分……
每一种加密货币都将专门为其预期用途而定制,提供比普通VISA卡更好的服务。即使是现在,许多加密货币背后都有非常特殊的社区,他们因为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的而聚集在一起。
加密货币将成为群体支付系统,由许多小而独立的社区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仔细想想,这在概念上与以太坊提出的分片技术(Sharding)没有区别。每个碎片应该专门用于某个特定的利基市场,为什么不让它们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区块链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扩容技术是没有用的。但我认为从表现和实施情况来看,行业中有太多的人认为去中心化并不好,然而实际上它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如果我们改变观念,即使在今天,去中心化的网络也比传统的系统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