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以“共探合规之路:机构投资者与监管思考”为主题的HashKey Group数字资产行业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HashKey Group和香港金融科技学会共同主办,来自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资深专家、意见领袖、律师及审计部门代表共聚数码港,探讨区块链和数字资产行业的新动向。
除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博士外,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主席Dr.Lam、香港金融科技学会主席Henri Arslanian、HashKey Pro全球战略顾问Ben El-Baz、HashKey Pro首席运营官Simon au Yeung、林余律师事务所注册律师Alan Wong、CM Financial投资总监Ivan Guo、Kenetic Capital法律总顾问、黄浩宸律师事务所&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Adam Cheng等作为演讲嘉宾受邀出席。肖风博士在论坛上分享了其对未来十年,区块链技术以及数字资产的发展看法。
肖风博士在演讲
以下为肖风博士演讲,整理自现场录音速记,有部分不影响原意的删减:
今年正好是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的第十年,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对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未来十年的看法。
先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一直在思考,2000年互联网科技股泡沫破灭的过程对我们看待区块链技术是否有某些启示?
互联网真正标准化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标准化建立之前,互联网非常复杂,有很多形式。当全球把互联网定义成TCPIP网络(互联网协议)时,互联网统一的标准就出现了。互联网标准化对互联网的大规模使用、推广非常重要。
有几个事物的出现对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一,浏览器的出现。浏览器很重要,没有浏览器我们就无法上网;其二,window操作系统。这些技术的成熟才导致互联网开始大规模地被使用,各种商业开始出现,整个产业开始发展。同时,因为互联网的易用性大幅提升,才能大规模地做商业应用的开发。
但是,很多伟大的互联网公司都诞生在互联网科技股泡沫破灭的前后,当泡沫把投机清除出场时,就给真正有技术、有想法、有实践能力的公司提供了非常大的生长空间。现在来看,区块链大约就处于2000年互联网的阶段。
其实,有关于区块链或者电子现金的研究不是开始于2008年,智能合约论文发表于1994年,在今年万向区块链举办的第四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演讲嘉宾David Chaum在70年代就成立了研究电子现金的公司。有关于电子现金和拜占庭容错算法的论文也发表于7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数学家就在探索类似密码学的算法。区块链的理论探讨也并不是突然从2008年冒出来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过程。区块链上并没有任何技术是由中本聪发明的,但是中本聪把很多技术集成在一起,推出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系统,这个系统设计的很精妙。
这使我想到了《技术的本质》一书,这本书是由美国一位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斯坦福教授所写。他在书中总结了新技术对人类社会、商业社会带来的改造,其中有一个结论:任何对传统产生颠覆式的创新都来自于一组技术的组合进化,单一技术不会对人类社会和商业产生颠覆式的创新。区块链本身就是一组技术的组合,除了ICT(信息通讯技术)、分布式网络技术外,还包括数学、密码学、博弈论、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组织理论等一系列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IT技术等。
为什么说现在区块链处于互联网2000年的阶段呢?有以下几个理由:
区块链技术正好也处于在未来一年多时间,将逐渐成熟的阶段。所谓的区块链3.0技术:跨链、分片、分区、侧链、子链等,这些技术大致上都会在2019年年底前成熟和上线。比如像Cosmos,上线之后除了在性能上和安全上有很大改善外,在易用性方面也会有很大提升,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也许在2020年就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了。这是技术发展的路径。
关于区块链的法律框架发展已经逐渐变得清晰,如美国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有关的监管声明。随着美国国会听证会的不断举行,可以看到监管机关在逐渐明确自己的监管框架,监管框架清晰后就是执法程度,美国对之前行为不妥当的区块链项目采取了多次执法行动。我大半年前在美国和一位法学教授讨论的时候,他表示虽然现在没有明确法律,但在美国,创新的最后结果有两点:一是罚款和解,当美国法律开始明确以后会罚一笔钱;二是坐牢,如果只想用技术来行骗而不是创新,就是这样的结果。然后等新的法律解释出来之后,大家就按照法律办事儿。
美国证监会采取的很多监管措施,证明其认为法律框架已经清晰。但是美国法律和瑞士有很大不同。瑞士把Token分了很多类:支付类、证券类、功能类等,但是美国证监会从来不这样分Token,而认为Token就是证券,只有一类。
我非常注意各个国家法律政策的演变。日本金融厅最近也每天讨论Token是否可以分为好几类。有支付型Token、功能型Token、证券型Token,新加坡前不久也将Token分为了几类,这都是源于瑞士。但我觉得瑞士的分类方式,未来未必会得到全球认可,而美国的分类方式则可能在全球流行。
原因是我们很难把一个Token分类为功能型与证券无关,或者支付型与证券无关。因为边界很难划分清楚,还不如都归入大类,让大家严格遵守,才能真正做到合规合法。
这是我认为区块链进入第二个十年更大的原因,法律的认可、技术的成熟,这一定会引来第三个原因。
主流机构开始进入区块链行业,区块链的“玩家”开始从技术极客变为主流机构。所有的技术都不是主流机构发明创新的,而一定是技术极客。但是同样,所有的技术如果没有主流机构参与其中,就不可能出现巨大的商业机会,不可能变成十万亿、百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互联网是如此,区块链也是如此。
发明互联网技术的人现在也都还在世,他们创办了Google、腾讯、阿里、Facebook吗?没有,他们还是教授。技术极客的使命是发明,但把它产业化、商业化则是另外一些人的事情。
区块链技术也一样。前面提到过,区块链核心技术的发展其实已经接近尾声,虽然开发肯定会持续进行。法律也已经开始跟上,各国都在努力把区块链正规化、合法化、合规化,接下来就是主流机构入场把它产品化、商业化,使其变成为巨大的经济体。
主流基金已经在一年前开始入场。数字货币最早的投资者多是工程师、个人以及敢冒巨大风险的投机者。但是一年前,我们看到很多家族开始投资数字货币。三个月前,几所美国主流大学开始将数千万美元配置在数字资产上,从MIT到哈佛,从耶鲁到斯坦福,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开始入场。或许,2000万个工程师不足以支撑10000万亿美元的市场,但如果主流金融机构在未来的十年时间能够逐步进场,就是1万亿、5万亿、10万亿美元的市场。
今年以太坊在布拉格举行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是唯一有数千上万个开发者围绕公链进行技术探讨的会议,所以每年Devcon讨论的话题都让我非常关注。
今年,我突然发现他们在讨论一个在过去三年里,从没有被讨论过的新话题——客户体验。这意味着开发者们开始关注和解决区块链的应用问题。例如,现在的数字钱包需要记这么多的助记词,自己管理很容易就出现问题。互联网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产品易用性做到让60、70岁的老人都很方便地使用,才不是工程师们在自High,区块链技术才能真正发展。
互联网需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够让所有人都真正和互联网有关系?2000年互联网泡沫发生的时候,没有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和Facebook,这个世界和互联网有关系的人可能只有1亿人。那个时候,中国50岁以上的人和互联网几乎都没有什么关系。可是现在有了微信,80岁的老人与移动互联网也有了关系。这就是易用性带来的,易用性才能让30亿人都使用互联网。
区块链目前还做不到。前几届的Devcon大会,大家都在讨论性能、智能合约、存储、跨链,但今年很多开发者在讨论客户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趋势。技术问题如果开发者愿意去做,解决无非是时间问题。区块链产品易用性未来一定能够得到改善,我们期待那一天。
类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期,我把这一次数字货币价格的巨幅下跌,看作是市场机制自动清除有害的东西,然后健康的东西会得到更大的生长空间。
以上是五方面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将让我们在未来十年里,期待区块链上的生长出类似Facebook、Google、阿里、腾讯这样的商业项目。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万向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