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几个出版社的朋友谈及书籍选题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2018年可以拿来出书的概念似乎比前几年少了很多。还记得在2015年时,那时候想要在产业数字化领域选一个题目出来简直不要太简单,从互联网+、产业转型、一带一路、工业4.0、国企改革……简直是随手就来,那时候相关主题的各种会议也是一个接一个,给人一种站在时代十字路口,未来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觉,然而几年下来,随着这些话题的热度下降,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似乎也有所下滑,难道是路径已定,变数不再了?
仔细一想,倒也并非如此,虽然说新概念刚刚提出时、那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新奇感减弱了很多,这使得它们因为欠缺流量效应而不再经常见诸于媒体报刊,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在幕后继续推进着,尽管不会再对人们的注意力造成冲击,然而却使得相关的变化更趋隐蔽与危险——因为在注意力缺位的情况下,人们愈发缺乏应对这些变化的预备措施与心理准备,等到时代洪流再度爆发时,怕是只有懵懵懂懂被挟卷其中、被动前进的份。因此,作为一名产业数字化的观察者,笔者认为在变数犹存的情况下,自己有必要将对以区块链为代表的的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结合的观察结果进行梳理,是为《回顾与展望:充满变数的现在与不确定的未来》系列,谨作以2018年的回顾,以及2019年的展望。本文系上篇:《数字世界的最后网红》,在此推出,以飨读者。
一、数字世界的最后网红:区块链如何结合其他技术?
纵观科技圈,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每年都会冒出那么几个引人注目的科技术语出来,比如2014年的大数据和云计算、2015年的物联网和ARVR、2016年的3D打印和机器人、2017年的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而在2018年,这把火则烧到了区块链身上,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技术相比,区块链受关注的程度更高。百度趋势指数的对比结果显示,区块链这一概念在2018年被搜索的次数,即便在市场较为平稳的时期,也要高于“大物移云智”等其他种类的技术。
社会各界缘何对区块链的兴趣达到了如此高的程度?除了此前数字资产价格的爆发之外,另外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在于:在技术层面,区块链也吸引了“大物移云智”等其他数字技术从业者的目光。
图:搜索引擎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时间内,区块链的热度要高于其他任何技术的搜索热度
事实上,笔者在前面所提到的很多“年度技术”,虽然概念刚出来的时候热闹非凡,听上去也是潜力无限,但在后续的推进当中,其实颇不顺利。物联网这类需要仰仗智能硬件等重资产的技术自不必说,即便是像人工智能这类以软件为主要产品的技术,也需要大数据来对算法进行打磨,数据一旦缺位,算法就是空架子,这也是目前阻碍AI发展的一大难题之一;然而问题在于,被AI行业寄以厚望的大数据行业现在亦面临着重大困境:那就是信息孤岛难以打通,毕竟数据与其他商品不同,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分家,可以说只要“看到即拥有”,就好像telegram虽然信息加密技术一流,但如果聊天记录被截了图也是无可奈何一样。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所面临的发展情况,只是诸多技术发展受阻中的两例。事实上,纵观2014年起新兴的一系列科技新概念,很多都遭逢了类似的发展难题,因此,那些数字技术产品的开发者,便把产品实现进一步突破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区块链上,希望这项技术能够使得自己所研发的领域实现突破。基于这样的原因,区块链被很多人视作是数字世界“最后一个网红”,或者确切地说,区块链可能是自2014年左右“数字化浪潮”以来,最后一个浮现的新网红,因为无论是投资人还是社会大众,目前对于科技新名词的正向反馈都在逐渐减弱,如果各行各业的项目团队无法拿出具备真正实用价值的产品(哪怕只是阿尔法狗那样的试验品)出来,就很难再把“数字经济”的这个故事讲下去,新的网红技术也很难被资本与舆论所接纳。而在很多科技从业者看来,区块链由于其自身的一系列特征,很有可能是能让相关产品落地的临门一脚,这就是他们为何蜂拥至这一领域的最主要原因。
图:区块链会成为诸多数字技术的基础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数字技术与区块链的结合,就好像体育圈里两大巨星的联手一样让人充满了无限幻想。纵观近年来科技领域出现的很多新型名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你经常会看见这些技术直接跟实体经济垂直领域的结合,譬如“人工智能+医疗”,但很少会看见它们彼此之间的结合,譬如“物联网+云计算”等,但区块链行业则不一样,你不仅会看见“区块链+各产业”的结合,还可以看到它与其他数字技术的结合,譬如“区块链+大数据”等,这些组合的可行性虽然尚有待于实际检验,但多少证明了当事人对于区块链这一技术的期望。
二、数字经济的直接目标:提高个体行动权益成本比
区块链缘何会让众多的数字技术从业者者如此感兴趣?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此前的文章《区块链2.0的尴尬:媲美电气化的智能合约只能用在金融领域?》当中,笔者曾经提到过,与电子化相比,数字化的目标主要在于:如何利用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中的信息来改善物理世界本身,对于用户来说,这个“改善”目前来看主要是有双重含义:
一是通过中心化管理,从而让用户的行动成本轻便化。众所周知,人作为个体,本身具备去中心化的特点,所谓“成本中心化”,即是指去中心化的个体将可能会增加自己行动成本的事物托管给相对可靠的中心化机构,只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数字技术、对这些事物进行调取,从而在享受同水平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行动成本、以及其所带来的生活体验损失。典型的案例包括共享经济、云平台等,现分别对此进行简介:
1)共享经济:部分B2C和C2C的共享经济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成本,例如共享交通、共享充电宝等,对于享受这些服务的用户来说,他们自己无须再购置交通工具、以及携带充电宝,而是选择租赁由中心化的中介或是供应者所提供的服务与产品,这样一来,便可以节省对出行工具和储能设施的携带、停放、保管等成本(包括时间和精力成本)。
2)云平台:相比于共享经济中的交通工具和储能设施等产品,信息存储设施的去中心化运输和保管所需要的成本更高,运输方面,用户一般来说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将数据拷贝至新的设备之上(例如笔记本电脑);二是携带移动数据存储设备。而在保管方面,用户需要高度的警惕以及一定级别的加密措施,这既是因为信息存储设施的相对独特性,更是因为这类设备一旦丢失,可能会因为信息泄露而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即便在其他设施中进行备份也很难弥补。而将数据存储至云端,一方面可以从任何电子设备上调用信息,减少其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云平台专业的安保能力,减少信息的保管成本。
而“改善”的另外一重含义,则是通过将技能分配给去中心化的个体,从而让用户可以进行更多样化的行动。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很多行业的服务模式,都经历了一个“中心化供应→去中心化供应”的发展历程,也就是过去只供中心化机构使用的功能,现在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分配到去中心化个体的手中。从而使得C端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权益。在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由大数据所引领的个性化电商等。
1)移动互联网:
纵观通用类电子设备的发展史,也就是“大型机→PC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手表”的这一过程,不难发现,它的本质就是各类权益逐渐去中心化分配、且权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譬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输入权和发布权,心率、血压、步数等健康指标的检测权,甚至是所处位置、行动轨迹等其他信息的知情权,都是从传统的中心化传媒、医疗、交管等机构逐渐下沉到了去中心化的用户手中。
2)新零售:
与电子设备类似,零售业本身也是处在一个不断去中心化的过程。根据专业化程度的差异,零售行业迄今为止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中1.0是“所有消费者一个店”,相对较为粗放,不利于消费者进行筛选;零售2.0是通过将商品进行分门别类,形成了“每类消费者一个店”的模式,但其所针对的仍然是相对中心化的长尾群体,而零售3.0则是通过大数据收集筛选、以及人工智能的推断,形成了“千人千店”的格局,使得每位去中心化的网购客户都能得到拥有专有购物界面的权益。
毫无疑问,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行动成本的中心化”与“权益的去中心化”,使得单独个体的行动能力变得远比从前强大,但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却并未同步增长,甚至要比从前更低。以媒体采访为例,过去的传统媒体在外出采访,尤其是进行视频专访时,可能需要配置摄影器材、存储卡带、专用车辆、协助人员等;但现在仅仅一名记者在无需任何设备与人员协助的情况下,可能就足以完成以上所有任务——智能手机自带摄像功能、存储空间来自于云盘、车辆仅需网络拼车,更无需配备任何人员。
图:以往兴师动众的两会报道,在数字黑科技的加持下,仅需一名年轻记者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
三、加密技术与智能合约:数字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可以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各种数字科技的发展,仍然会朝着这种“成本甩给中心化管理、权利赋予去中心化用户”的方向来发展,而其目的则是进一步提高个体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比。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个“行动性价比”的提高遇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力,使得其过程有所迟滞:
首先,那些承担了用户部分服务供应权的企业,在某些服务的提供上并不尽人意。
由于很多负责托管服务的企业都是大型的科技巨头,因此一度承载了用户的很多信任,然而事实证明,即便是巨头也有百密一疏之时,而这间许的疏忽,很有可能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典型案例包括网约车注册漏洞,以及多家云平台的宕机事件,前者给用户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后者给则是引发了巨额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除了上述属于某些大企业水平欠佳而导致的客观失误外,有些企业甚至还利用手中的大量用户数据牟利,实行主观上的作恶。然而面对这种局面,用户方面往往并没有应对的措施,只能在抗议之后再度重新使用上述供应商的服务,因为在大企业当道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其次,很多去中心化的权益很容易被滥用,而该下沉的去中心化权益又未能沉下去。
在传统的机构与体制改革中有这样一句戏言:“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句话放到新时代的数字经济中依然适用。在某些权益归属于中心化的机构时,业界死气沉沉,“放权”之呼吁不绝于耳,然而在当这些中心化企业的权益在下沉到个人用户的手中后,很容易出现权益遭到滥用的情形,典型的案例就是传统纸媒的衰落与自媒体的崛起,你很难说后者比较前者更有节操、更加遵守规则、能够让同为C端的个体更感到满意。恰恰相反,正是来自于某些C端媒体的海量无价值信息,给人一种当代信息网络遭受了“阻塞攻击”的感觉。究其根源,还是因为现有的数字世界缺乏一个较为明确且妥当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权益被滥用时,当事者不会受到惩罚,譬如自媒体的泛滥;而部分权益虽然有着刚性需求,却因为缺乏激励机制、以及一些技术问题而始终难以下沉,譬如制造业中P2P的产品设计、部分小电商平台的“千人千店”等。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包括“大物移云智”在内的、很多数字技术的从业者,对于区块链的渴求是有其土壤存在的。在其看来,当下数字经济的发展瓶颈可能暂时不在芯片算力以及网络带宽这样的性能限制上,而更多的是在商业模式的障碍层面,而区块链技术则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与智能合约,来解决目前限制数字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对于C端用户来说,在“成本中心化”一侧,既然中心化的科技巨头存在客观的纰漏,甚至会因为主管的恶意而作恶,那么,把这些中心化平台进行去中心化,则有助于减少用户在进行“成本托管”时所承担的风险。譬如:
1)共享经济:在C2C式的共享经济平台中,如果用户对服务供应者不够满意,而中心化的平台方又不能对客户的反应进行及时的反馈,那么可以让分布式的自发组织执行相关纠纷的仲裁。
2)云服务:若用户担心自己的数据放置在中心化平台上会导致隐私泄露,则可以将文件以分片加密的方式拆分后、存储在分布式的“雾平台”中。
其次,在“权益去中心化”一侧,为了防止权益下沉后出现“垃圾信息阻塞攻击”类的滥权情况,主要的权益平台应配合“智能合约+通证”,设置合适的奖惩机制,为权益的使用设置成本与收益等,一方面减少权益的滥用,另一方面增加权益的善用。譬如:
1)移动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自媒体与小视频平台中,由于此类权益的使用无成本,导致大量冗杂垃圾信息(如灌水)的产生与积累,虽然可以吸引较多流量,但其转化与变现率却颇低。而且也不利于吸引优质内容生产者的进驻。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设置权益的使用成本。同时设置相应的通证奖励机制,来鼓励权益的善用者进行持续的输出。
2)新零售:对于那些刚刚起步、AI算法并不精准的电商小平台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加密技术进行数据交易,在信息不泄露的情况下,对自家的算法进行打磨,使得“一人一店”的权益可以更快地下沉到去中心化的个体身上。
就这样,包括“大物移云智”在内的各大数字技术从业者,似乎都从区块链中看到了自己行业的未来,由此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区块链+数字技术”的各种组合。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数字技术在应用区块链时,很少有直接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的,它们要么是应用区块链之上的技术,要么是应用区块链底层的技术,例如包括共享经济和移动互联网在内的DAO解决方案,它们应用的更多是“智能合约+数字货币”技术、而包括文件分片保存和数据加密交易等应用,实际上应用的是区块链的底层密码学技术。
表:对各种数字技术的解决方案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
在“一年一技术”的频率之下,当“大物移云智”先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之后,区块链这一能够筑起落地的技术居然如此恰如其分地横空出世,真说不清是主观上对”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的期许,还是客观上这些技术真的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毕竟,无论是区块链本身、还是它所要加持的“大物移云智”技术,它们的结合、甚至与它们本身,都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那么,区块链有可能会成为诸多数字技术的发展根基、最终落地产业经济吗?对于前一个问题,现在恐怕只能期待时间给出答案,至于后一个问题,我们将在《回顾与展望》的下篇给予研究,届时,笔者将向大家对当下的宏观经济、行业转型、以及商业组织现状做一个分析,以期在当中找到数字技术现有或潜在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