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的标志特征之一,但在初创公司和小型私营公司中通常是比较灵活的(甚至缺失的)。证券通证的一个有趣的副作用是,它们将上市公司或成长阶段公司的许多公司治理挑战带给小型私营初创公司。任何进行证券通证发行(STO)的公司都可能最终获得一些足以使公司治理成为噩梦的投资者。过去,笔者撰写了大量有关证券通证治理的文章,其中提出了有关如何在证券通证平台中实现这些功能文章。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STO进入市场,笔者的思路已从高度理论化的区块链治理协议转变为需要在短期内解决哪些更实际的治理挑战才能确保STO的长期可行性。在证券通证的治理挑战中,投票权似乎是最佳的切入点。
投票权
传统股权是现金流和投票权所有权的法律代表。当前一代证券通证主要是所有权的通证化表示。然而,随着STO积极的上市和交易,对投票和可编程公司治理动态的需求可能变得越来越大。通常,投票权将允许通证持有者参与与加密证券标的资产相关的重要决策。证券通证为投票权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因为治理决策不仅与基础资产的生命周期相关,而且与加密资产本身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券通证的投票权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生资产投票权以及加密资产投票权。
原生资产投票权
此类投票权包含可影响证券通证基础资产市场表现的公司治理决策。一些典型的原生资产投票权的例子包括:
·公司授予的新董事会席位;
·基础资产的销售或控制权的更改;
·股息支付;
·增加机构融资或承担额外债务;
·发行新股;
·董事薪酬;
·……
正如上市公司的投票股东或者合资后端公司的优先股股东一样,证券通证持有人应该能够参与与其资产相关的某些治理决策。
加密投票权
就像加密行业中的所有内容一样,在你上链之前,你不会知道实际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对于投票权,有一些与加密证券本身相关的具体决策应该受到治理流程的约束或影响。以下是一些基本示例:
·销毁或发行新的通证
·在新的交易所上市
·与特定的加密协议集成
·支持去中心化交易所
·进行加密证券代码审计
·……
链下与链上投票
在当前版本的证券通证中,治理决策是在链下进行的,并且与加密证券的生命周期没有直接关联。从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不可能持久,因为通证持有人将声称自己有权参与与其加密资产相关的治理决策(但是实际中又无法参与链下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证券通证中投票权的演变将有三个主要阶段:
1)链下投票权:当前的模型,其中治理决策在链下进行,并且与相关的加密通证完全割裂开。
2)拥有链上记录的链下投票:以前模型的简单演变,其中投票在链下进行,但结果记录在公共区块链中。
3)链上投票:一种链上协议,允许某些类型的通证持有者参与影响加密证券链下和链上表现的治理决策。
建立一个过渡模型是很不错的。不过,证券通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实现从1到3的过渡。
使用投票权扩展证券通证协议
投票权可能是证券通证协议的下一个重要迭代。在最简单的形式中,证券通证平台可以考虑为特定资产发布两种类型的通证:投票和非投票。除投票操作外,两种通证的智能合约可以是相同的。投票协议将接收有关特定决议的信息,并将等待通证持有者的投票(输入)。该投票可以是手动的或自动的。
虽然理论上看起来简单,但可编程投票权并不容易实施,因为它们容易遭受各种博弈理论攻击和通证持有者的操纵。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有两个关键的证券通证机制需要在第一次实施投票权之前或之后构建。
·披露:能够获取经过验证的信息对于做出合理的投票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披露协议,投票权的实施也基本没有可行性。
·投票激励:激励措施在防止投票决策中的不良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缺少用于证券通证发行的通用效用通证会使得建模激励精细到每个STO。
投票权可能是今年证券通证的首批重大创新之一。从证券通证治理的整个环境来看,扩展具有投票权的证券通证协议似乎是最容易入手的问题。当然,将投票权整合到证券通证将大大有助于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