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nomous Research公司的一项独立研究发现,今年全球的ICO活动下降90%。今年初,融资最高达30亿美元,而9月融资金额不到3亿美元。
ICO活动锐减
根据Autonomous Research的一项研究,9月的ICO活动显著下降。该公司写到:上个月ICO融资金额是3亿美元,前一个月修正后的金额也只有4亿美元多一点,远远不及今年1月的24亿美元,如果我们加上EOS和其他代币的私募金额,金额将超过30亿美元,这意味着ICO的活动锐减了90%。
如果不加上EOS和其他代币私募的资金数据,ICO上个月的融资金额与今年1月相比,跌幅88.53%,,如果加上的话,跌幅将达到90.7%。“我们提取了9月ICO的数据,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该公司着重说道。
Autonomous Research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独立调查公司,主要提供银行、投资、保险、金融和信息服务行业的全球投资调查。Autonomous Next是该公司在伦敦的业务,主要专注于“科技对未来金融的影响”。
投资者对ICO失去兴趣
Autonomous Research指出,ICO活动量减少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可能是投资者已经不看好购入实用型代币(目前还不能做什么且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是购买相同公司的股票。”通过研究Pitchbook的区块链和比特币风投融资的数据”,该公司发现:
“风险投资实际还存在滞后效应,随着资本在不断增加,2018年8月融资金额达到了10亿美元。”
该公司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金融科技公司例如Robinhood和Revolut转向以加密货币为主,”以及“比特大陆想在公开上市之前清空资本。”
首次发行证券代币
ICO活动量减少的第二个原因与首次发行证券代币(STO)有关。根据美国证交所(SEC),ICO可能属于发行证券并且会落入SEC的监管范围之内。“STO是新的ICO,”区块链咨询顾问Michael K. Spencer说道,“证券型代币实际上属于金融证券。”
由于投资STO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Autonomous Research强调:由于监管问题,至少在半年内STO不会打入市场。
该公司提到的第三个原因与2015年中国P2P借贷崩溃/危机有关,以及是否这种风险资本流入了ICO市场。
虽然中国政府试图关闭所有加密货币和ICO服务供应商,但是代币销售活动仍然存在。中国人民银行上个月坦承,一大批中国交易所已经迁到海外运营,但是这些交易所仍在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8月区块网曾报道过,P2P加密货币质押行业正在国内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