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之前我们说到,当大家提到资产上链这个词的时候,其实包含了很多层的意思:既有类似于互联网模式的链上资产登记,也有类似于联盟链模式的分布式记帐来达成跨系统之间的合作,还有公有链模式的实体资产发TOKEN。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眼中的资产上链也都不一样。
在那篇文章中,我们算是对什么叫做“上链”这个动作,进行了一个定义。可是对“资产”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就尝试对哪些资产适合上链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只有这三类资产适合上链?
要问哪些资产最适合上链的话,我们有一个投机取巧的回答,因为比原链就是做资产上链这一块的,所以我们去看看他的白皮书怎么说。
比原链在白皮书,定义的资产包括以下三类:
比原链上的资产有三种类型:
i. 收益类资产:收益类资产包括电影、民宿等众筹形式的收益权资产、地方政府固定投资的长期收益权、不良资产收益权等。
ii. 股权类资产:股权类资产包括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私募基金投资的股权、互联网非公开投资的股权等,股权类资产的转让需要完成投资人资格认定。
iii. 证券化资产:证券化资产包括应收账款、汽车贷款等未来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比原链白皮书里,说的很干脆,既没有说“最主要”的就是这三类,也没有说“暂且以这三类为例”,直接就是说“比原链上的资产有三种类型”,让人的感觉好像只有这三种资产适合上链似的,而且在最后的应用场景分析中,也只解释了这三种场景中通证的应用。
难道适合上链的资产总共就只有这三类?难道所谓的资产上链,就只是特指这三类资产上链发TOKEN?
当然不是!
比原链只列举了这三种,是因为从实体资产发TOKEN的角度来说,这三类资产最适合运用TOKEN进行管理的,无论是从量化的角度,还是通过智能合约进行深度管理的角度;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监管角度来看,实现难度都并不大,而且这三类资产本身的市场空间也足够巨大。
三、广义上的资产上链
事实上,可以上链的资产远不止以上三种。
比如我们之前说的,除了公链模式的实体资产发TOKEN式的资产上链之外,还有类联盟链式的,依靠单个中心和系统无法完成,必须要靠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协作才能完成的。比如现在的超级账本(hyperledger)它们正在做的事;比如现在银行之间正在构建的金融系统联盟链;比如未来证券公司、银行、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可能会构建的联盟链都属于这个范畴。
如果从联盟链分布式记账的角度,那么我们的银行余额、股票、证券、消费记录、账单、信用记录、贷款、医保、公积金这些资产也肯定要上链。
还有类互联网模式下的资产链上登记,把资产登记上链之后,直接对全社会公开,来享受区块链本身的不可篡改特性,可以避免第三方登记机构作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上链登记能得到司法认可,起到确权的作用。
如果只从资产上链登记的角度来说,那么我们的房产证、专利权等一系列资产未来也都要上链。
四、长尾资产上链
如果说上面说的都是传统的商业资产的话,那么还有大量的新兴资产则更容易与区块链结合,比如文化类资产、版权类、影视类、林权、电力、风力、能源、名人时间类这些新兴资产,与区块链结合效率更高,阻力更小。
这些资产里有些种类的市场规模不如前面那三大类,但是这些资产种类多,很符合长尾理论,总和加起来也不在少数。
五、总结——3+N
除了比原链白皮书上介绍的非上市公司股票管理、收益权管理、资产证券化管理这三类最适合上链的资产之外,还有大量、多种类、多形态的资产都能上链,简单用公式总结就是3+N。
不同的资产上链的时间可能有早晚,次序可能有先后,上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最终所有资产都将在链上。用他们的说法:人类正处于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大迁徙的历史进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