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2016年12月31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正式发布《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2017年2月10日,贵阳市政府召开《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发布会,再次强调区块链技术应用。而政府部门直接参与是贵阳区块链应用的最明显特征。赛智区块链作为本次《白皮书》编写的统稿方,特别对《白皮书》做了十二期解读,以飨读者。本篇为《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系列分析(六)。
《白皮书》中创造性提出“主权区块链”、“绳网结构”理论和“扁担”模型等新理论新概念。“主权区块链”强调在国家主权构架下,实现公有价值在区块链上的自由流转。“绳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区块链,彼此相互连接,编织成跨区域、跨场景、跨部门应用的网络结构,形成一个能承载更广泛的各类价值应用的区块链立体空间。“扁担”模型是指关于区块链技术(T)、区块链应用(A)和数字金融(F)的结构关系的模型。
一、主权区块链
《白皮书》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必须在国家主权框架之下。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而这是以尊重网络主权背后的国家主权为前提的。区块链技术发展必须在国家主权范畴下,在法律与监管下,从改进与完善自身架构入手,以分布式账本为基础,以规则与共识为核心,实现不同参与者的相互认同,进而形成公有价值的交付、流通、分享及增值,建立主权区块链。未来,在主权区块链发展的基础上,不同经济体和各节点之间可以实现跨主权、跨中心、跨领域的共识价值的流通、分享和增值,进而形成在互联网社会的共同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
图 1 主权区块链
同时,《白皮书》也指出,主权区块链与其他区块链一样,具有点对点、不可篡改、可信任和价值转移的特点。但不同的是,在治理层面,它强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间尊重网络主权和国家主权,在主权经济体框架下进行公有价值交付,而不是超主权或无主权的价值交付;在监管层面,它强调网络与账户的可监管,技术上提供监管节点的控制和干预能力,而不是无监管;在网络结构上,它强调网络的分散多中心化,技术上提供网络主权下各节点的身份认证和账户管理能力,而不是绝对的去中心化或形成“超级中心”;在共识层面,它强调和谐包容的共识算法和规则体系,形成各节点意愿与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技术上提供对多种共识算法的整合能力,而不是单纯强调效率优先的共识算法和规则体系;在激励层面,它提供基于网络主权的价值度量衡,实现物质财富激励与社会价值激励的均衡,而不是单纯强调物质财富激励;在合约层面,它强调智能合约是在主权经济体法律框架下的自动化规则生成机制,而不是“代码即法律”,技术上提供可监管、可审计的合约形式化规范;在数据层面,它强调基于块数据的链上数据与链下数据的融合,而不是限于链上数据;在应用层面,它强调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共识机制的多领域应用的集成和融合,而不是限于金融应用领域。在主权区块链上的价值认定与流通最终将通过法定数字货币得以实现。
表1主权区块链与其他区块链的比较
二、“绳网结构”理论
《白皮书》对“绳网结构”理论进行了形象阐述,指出区块链是一个个区块按照时间戳顺序形成的链,像是一个“绳”,它把一串串数字和价值交付紧密耦合在一起,记录了某个社群内数字资产的所有交易历史。
由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目的、社群范围和应用领域不同,也就形成了主权区块链框架下的不同区块链应用。推进区块链之间彼此连接,实现链与链之间的数据流通、业务交互和价值交付,将会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同区块链彼此相互连接就将“绳”织成一个“网”。它不同于单一的公有链,因为在每个相对独立的区块链中的授权是被保护的,但它们又能彼此相互连接,承载更广泛的各类价值应用,形成跨区域、跨场景、跨部门应用的相互链接,形成一个区块链的立体空间。
图 2“绳网结构”理论
三、“块数据”与“绳网结构”融合创新
《白皮书》中提到,块数据是以一个物理空间或行政区域形成的涉及人、事、物的各类数据的总和。开放、共享、连接是块数据形成的基本机制,在一个个“块”内形成开放、共享、连接的块数据,再把一个个块数据开放、共享、连接起来,就会产生更大的块数据网状结构。
某个区块链上记录了在某个场景中关键价值交付的历史数据,通过“绳网结构”,一个个区块链交织形成一个价值交付的网络,记录了全网上的价值交付的所有历史数据,构建了立体的价值结构。这些数据是一个块数据空间中最可信任的历史痕迹,也将是整个网络空间中持续留存的不可篡改的数据。
《白皮书》分析指出,块数据是建立“绳网结构”的基础,它为区块链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并结合块数据的激活和应用,凝聚立体智慧;“绳网结构”则在块数据后面形成了一个跨企业、跨组织、跨个体间从事经济社会各种活动的信任体系,从而建立了价值互联网,产生网络效益和更大的价值。
《白皮书》认为,块数据和“绳网结构”是分别从大数据的视角和区块链的视角对网络空间的理论建模,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共同描绘一个完整的网络空间。
四、“扁担”模型(TAF模型)
《白皮书》指出区块链“扁担”模型是关于区块链技术(T)、区块链应用(A)和数字金融(F)的结构关系的模型,也称为TAF模型。区块链技术演进和数字金融应用是当前区块链发展的两大热点领域,好比是两个“货担”,单纯靠区块链技术演进和数字金融而缺乏各种应用场景,无法构建起区块链发展的生存空间和生态体系,好比是缺乏挑货的“扁担”。只有区块链在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应用才能促进其自身技术的更快发展和数字金融的更广泛应用,推动建立价值互联网和秩序互联网。
《白皮书》认为,未来,区块链的政用、民用和商用场景是搭建起区块链技术和数字金融发展的关键支撑,是拉动区块链技术发展和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发挥区块链经济社会价值的重点环节。
赛智区块链作为本次《白皮书》编写的统稿方,认为《白皮书》所提出的“主权区块链”、“绳网结构”理论和“扁担”模型等新理论,具有极大创造性,体现了贵阳对区块链的深刻认识,而这些理论创新也将以其前瞻性指导贵阳区块链快速布局,通过利用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经验和优势,将大数据与区块链产业融合创新,将极大推动区块链的发展,更大发挥区块链的经济与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