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沃森(David Watson)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环球交易业务部(GTB)的产品主管。爱德华•巴德(Edward Budd)是德意志银行数字商业模式战略主管。
在本篇文章中,Watson和Budd分享了2016年分布式账簿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体会,并且预测了2017年该项技术的前景。
电灯的发明与蜡烛持续不断的改进毫无关系。——奥伦•哈拉利(Oren Harari)
毫无疑问,2016年是分布式账簿技术(DLT)之年。这一年DLT到达了炒作曲线(hype curve)的顶点,其应用领域之广也带给人们很多灵感。
随着2017年的悄然来临,市场仍然会将DLT视为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改革力量,足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经营模式。
因此,市场真正的需求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否涉及金融服务领域,我们必须看清DLT在经营模式改革方面带来的影响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DLT对我们的客户以及他们的事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为了真正了解这项技术带来的含义,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技术测试”,还应包括现实世界用例的探究。另外,DLT部署之后的法律和监管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行业参与者、金融科技领域、客户和监管部门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合作与紧密联系。
有人认为DLT的普及是一个大问题。就拿第一代iPhone举例吧,当时在正式发售之前,苹果公司和电信运营商也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法律斗争。
第一代iPhone在2007年发布时根本没有可用的app。半年之后,第二代iPhone可用的app数量多达500个。到了2011年,苹果应用商店中的app已经突破50万个。当时,iPhone用户已经从300万直接飙升到3500万。
然后,苹果公司开始与金融科技行业合作,进一步完善iOS的功能和安全性,重点关注数据安全,并在沙盒环境中测试产品,寻求客户的意见反馈。虽然他们的演进之路不算快,但却收获颇丰。
就像目前的DLT一样,相关的app和产品的研发才刚刚开始。
下文是我们在今年的DLT研究中学到的一些事儿:
1. “这是一段旅程”
DLT将会(必须会!)随着不断涌现的新机遇而演化发展。
2016年是否见证了金融服务领域的转型之旅?是的。我们是否已经到达终点?没有。真的存在终点吗?或许不存在。
在这段丰富多彩的DLT活动之旅中,我们收获颇丰。但很显然,目前每个参与者的研究重点和进展都各不相同。
我们的DLT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仍然是证券市场数字化以及智能合约。
近期,我们完成了DLT证券第二阶段的商业测试,这一系统基于智能合约企业债券价值验证,早在2015年就已经成功建立。
今年我们主要致力于解决部分功能的实际部署,包括SWIFT信息匹配、发送、资金核查、净额结算、利息支付、完善及交易。
今年下半年我们主要通过与结算币(USC)联盟的合作开展DLT深度研究。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相对较新的数字概念,比如说“数字现金”。
我们主要将这一概念用于证券结算和未来可能存在的跨币种交易。
很显然,目前这一概念是热点。就连德国央行和德意志交易所都表示自己将研发DLT原型,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
2. “先学走路后学跑”
遵守规则和法律框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然。
因此,对DLT的研究和探索不应该仅限于技术本身或者商业模式改革,更应该重视市场架构搭建和其中存在的法律意义。
出于法律需要,我们今年的用例主要是一个私有账簿架构(完全遵守KYC和数据保护政策),因为这种方式在现实中具有应用潜力。
特别是在大规模的交易后结算和清算市场,这种架构更符合监管者制定的法律。当DLT用于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这种架构把焦点放在了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挑战以及管理问题中。
这一架构不会将DLT的应用范围限制在金融服务领域,但短期内能够在金融领域取得较大进展。而这个架构主导下的其它领域的发展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3. “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
银行业之外的改革能够决定未来金融服务产品的发展。
技术研究的风险在于研究者本身。你不能单纯只从技术角度进行研究,而是应该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2016年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区块链和DLT应用的关键属性带来的商业挑战。这也引发了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思考:在价值链或某一事物进程中究竟我们应该解决的是哪一部分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研究后端系统解决方案。而DLT也为这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可能,另外还触发了端对端系统的深入调查。
这种改变实际上是好事,无论如何其重点仍然落在现有的金融产品中,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简化流程。
应对现今存在的挑战是十分重要的,但为了DLT的彻底成功,我们必须同时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就像奥伦•哈拉利(Oren Harari)说的那样:
电灯的发明与蜡烛持续不断的改进毫无关系。
另一个经常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就是:DLT研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金融服务辩论。如果金融企业的客户将来选择接受这一技术,那么他们的运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新的市场需求。
艺术和音乐领域,甚至是钻石行业都将DLT技术作为提供真实数据的唯一来源。将来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我们十分重视与客户的定期沟通。我们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讨论会和客户咨询会来实现这一目标。与客户的直接接触有助于我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准确做出未来的相关预测。
4. “学习要靠自己”
团结协作是推动DLT发展最合理也是最实际的方式。
银行业互相合作探索DLT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公开”一直是DLT这一开源技术研究的重点(R3的Corda平台开源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行业参与者早就达成了共识:只有合作才能促成DLT的成功。
内部研究并不证明产生的结果是没有价值的。
因为我们首先要了解该技术是用于解决何种商业模式问题,然后对部署DLT的企业的能力作出评估。
对于DLT来说,网络效应是很重要的。但网络的具体运作模式会随着部署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共识也不一定是启用网络的必要因素。
5. “区块链不是灵丹妙药”
虽然DLT是数字化的重要趋势,但它可能并不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彻底或最快的改革。
目前DLT探索的另一大误区就是各个机构的研究都是独立展开的,并未与当今数字化的行业相结合。
你关注的研究进展和发起机构的不同导致了数字趋势的多样化见解。无论是人工智能(AI)、物联网接口(IoT APIs)还是云端(cloud),似乎都是一场独立的革命。而事实上我们并不清楚哪一种技术最终会走在改革的前列。
事实上,只有采用所有上述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接口、云端和金融科技的公开银行系统才能参与这场变革。
这些技术带来的结构性冲击甚至可能早于DLT。因为这其中某些技术已经“迫使”监管部门作出改变了,比如说欧盟的《支付服务指引2》(PSD2)。
展望2017
那么,2017年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呢?
我们已经开始重视与客户的沟通,这种趋势仍会继续。我们在推出数字化议程的同时,我们的客户早已经率先展开攻势。很多客户主动联系我们,问我们如何参与数字改革,探索数字化趋势,并重塑自己的企业。
引导客户是数字化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扩展项目、研发更多的产品则是次要的。
数字化并不是一种炒作。我们希望和自己的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携手并进,力争在这方面取得进展,并且改善自己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