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不断有区块链创新人才离开大型金融机构,转而为小型初创公司效力的消息。但这其中的原因却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迄今为止,公众对这方面的了解较少,因为大型公司几乎不对外公开相关消息,初创公司创始人大多数也都默不作声,他们习惯了和前任雇主建立合作关系。
今年,法国巴黎银行(BNP)、德勤(Deloitte)、摩根大通(JPMorgan)和道富银行(State Street)都有区块链人才流失现象。这些人才转向了部分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比如说DPactum、Kadena和Nuco。不过,也有些区块链专家离开时并没有表明原因,比如菲律宾区块链实验室(PBL)的创始人。
一些初创公司的代表在采访中表示,区块链专家的离开是为了让更多的业内公司了解到企业级的区块链研究成果。初创公司创始人并没有选择削减主要开支,而是接纳更多区块链人才,因为这样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多更快的融资。
斯图尔特•波普乔伊(Stuart Popejoy)在今年7月的时候离开了摩根大通的区块链项目,自己成立了一个基于私链的金融服务公司Kadena。他说他的离开与机遇和需求有关。
我们在摩根大通工作的时候意识到,可扩展的区块链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但必须有人承担起在业内分享技术的重任。毕竟区块链本质上是跨机构的技术,但摩根大通的研究成果却用于优先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
不过,Popejoy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同事,摩根大通开发者威尔•马蒂诺(Will Martino)也加入了Kadena。他们想要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在市场中。在他们看来,目前取得进展的空间还很大。
Popejoy说,即使是大型企业的区块链团队也尚未真正了解其中的基本技术问题,比如说可扩展性、交易隐私性、智能合约的安全性,甚至是区块链具体的实施方案。
我们在银行的时候,完全无法在不牺牲区块链的稳定性和简易性的前提下提供一个实际用例。这也是我们选择自立门户的原因。
自然发展
也有些金融高管没有选择自己开公司,而是直接跳槽到初创公司。
杰里米•德雷恩(Jeremy Drane)在出任区块链初创公司Libra的首席文化官之前,就曾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PwC)的区块链主管。Drane说他也注意到了大型机构的人才流失现象,他认为这是技术从实验走向现实的必经过程。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第一轮的项目转移,从创新预算转移到企业级评估(从研究到应用),这种过程更加严格。另外,两者管理的规则及灵活性都大不相同。
这是区块链专家离开大型机构的原因之一,但也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吸引力”也不能忽视。
对那些致力于创新发展的专业人士来说,将技术推向生产线并不是他们的目标。反之,他们希望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初创公司来传达给整个行业。
区块链咨询师安东尼•路易斯(Antony Lewis)说:
推拉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和在大型机构中带领一支队伍相比,区块链专家在企业中的发挥优势更大。
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区块链初创公司,其中大多数都属于金融服务领域。而其他领域的大型企业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方面则急需帮助。消费品企业、娱乐及媒体公司还有一些人道主义和国际援助项目都在关注区块链。
瑞波(Ripple)创始人兼CEO克里斯•拉尔森(Chris Larsen)表示,大型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表明银行和初创公司都对区块链持积极态度。
如果要说这代表着什么,那肯定是区块链发展越来越快,而(专家)意识到了这一趋势,试图身处改革的中心。
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
私链解决方案供应商Coin Sciences创始人兼CEO吉迪恩•格林斯潘(Gideon Greenspan)说,自己很担心市场对一些区块链实际用例的信心动摇了,包括清算与结算在内的用例都曾获得过专项研发拨款。
大部分银行对区块链的投资都是基于这一用例的,他们并没有将其视为一种共享型数据库(最适合区块链的用途)。如果人才流失现象继续,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削减这方面的研究经费。
不过,Greenspan说大型银行项目并没有抛弃自己公司的多链(Multichain)平台。他表示,多链可用于创建众筹平台,是一种共享型文书认证服务。
银行很有可能因为市场上区块链初创公司过剩而收回外部投资以及合作。Greenspan说:
银行可能会先选择观望,看哪一个平台适合发展他们的项目。
分析师表示很多银行根本没有专业人士负责过滤和审查初创公司的项目。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业内似乎还尴尬地卡在炒作圈中。很多人都认为2017年会是区块链之年,但似乎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Drane总结道:
我能理解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建立完整的系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