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界网报道:
对于专业投资者或做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他们的投资水平一般是以「超额收益率 | Alpha」(α)来衡量的,也就是指超出「基准收益 | Benchmark」的收益。各个市场的标的基准不一,美国股市会以「标普 500」作为基准,币市大多以比特币作为基准。如果说你要超过整个市场的基准收益,一般有这么几类方法:
- 1. 相比竞争对手,做更优更快的投资决策
- 2. 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优势
- 3. 及时调整策略,促成更好的收益
无论你使用何种类型的投资工具,产生 Alpha 的条件通常都是相同的。具体的策略可能会有这么几种:
- 1. 基本面分析,评估被低估或高估的资产,然后做多或做空
- 2. 量化策略,通过独有的 (而非公开的) 算法,做更快的投资决策
- 3. 套利/搬砖,通过不同市场的价格流动性差异进行买卖赚差价
- 4. 宏观策略,比如说通过政策,以及行业的趋势判断
- 5. 以事件驱动,比如说项目上线,公司的吞并或收购等
据 Messari 了解的币市基金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采用「宏观策略」和「事件驱动」混合的投资策略。目前币市的基本面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指标,也就 NVT 这一个[1],类似于股市中用的 PE (市盈率) 的概念 [2]。而量化和套利需要一定的技巧,市场还不够成熟,整体交易规模也比较有限。最近,许多投资者在探索以「事件驱动」作为正向或反向的交易信号,比如说:
- 交易所上线新币种 - 产量 (区块奖励) 减半
- 技术开发到某个里程碑
- 产品路线图更新
而本文的重点则是回顾「主网/测试网上线」前后,币种的收益表现。当产品临近正式上线,也就是代币可以有除了投机以外作用的时候(比如 ETH 可以用来执行智能合约,MKR 用来参与自治等),所产生的真正价值应该会反映在代币的价格上。我们也好奇这是不是个可重复使用的可带来超额回报的策略。
以下的调查是基于几个比较出名的主网上线和测试网上线的项目,得出的部分结果也是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覆盖的币种以基础链或者协议层产品为主,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EOS,Tron, Tezos,VeChain,Aion,Zilliqa,Ontology,Waves,Qtum,Augur,ICON,0x, NEO,BNB。我们假设有4个场景:
- 1. 在主网/产品上线前一周买入,在上线当日卖出
- 2. 在主网/产品上线前一日买入,在上线当日卖出
- 3. 在主网/产品上线当日买入,在上线第二天卖出
- 4. 在主网/产品上线当日买入,在上线一周后卖出
参考下图,第一种场景的收益中位数为 1.9%,这在统计学可以说是无显著差异的。相比同阶段的比特币收益,则是更不显著的 0.3%。然而对于第四种场景,就产生了很明显的差别。14 个项目中有 10 个是负收益 (以 7 天计),中位数为 -7.5%,同时如果以比特币计,跌幅中位数更是提高到了 -8.9%。
很多人会以为,主网上线意味着产品落地,可能会带动着至少一周的上涨。但实际上,大多数交易者的行为告诉我们,他们在上线时就会卖出,然后开始寻找下一个交易标的。
同样的,把上述的四个条件中的主网上线改为测试网上线,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第一个场景的收益中位数是 1.8%,和主网上线时的 1.9% 差不多。而场景三和四的收益是负的,差异也比较大。主网上线与测试网上线的价格波动会产生差异的一个可能性是,投资者对于测试网上线这件事看法不一。有人会认为这是产品路线图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而有些则可能以为只是修补一些小功能,所以并未放在心上。而另一个可能性是,在主网上线前的代币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功能的、仅可用来 「投机」的代替物而已,所以波动会更大一些。 在加密资产的世界里,有太多可以赚取超额收益的办法了,但本文总结的方法却是老生常谈的,在股市中也被用烂的了:
「在谣言阶段买入,在利好公布时卖出」 换成币市的语境,也可以调整为:
「无论在啥时候买入,至少要在上线时卖出」
[1] NVT 全称是 Network Value to Transactions Ratio,即总市值和每日链上交易量的比率。[2] 市盈率 (PE) 是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
内容以及数据来源: https://messari.substack.com/p/sell-the-newmainnet-unqualified-opinions
出品|币卡丘(ID:bikaqiu_official)
编译 | 潘致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