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ChainX的定位是成为数字资产的跨链枢纽,首先大家先来看下跨链的概念,其实大家对这个概念一直很陌生,因为并没有什么项目真正做出了跨链,大家一般比较熟悉的是链内转账 和去交易所的跨币种兑换交易,我把1个BTC冲给交易所,最终换成了10个ETH,然后提现到了我的以太坊钱包。这时候交易所其实就是承担了跨链中介的角色。
问题是交易所这种中心化系统不透明,用户往里充了1000个BTC,但你不能保证交易所在卖的就只有1000个BTC,因为不是所有用户都会提现,所以没有人知道交易所到底有多少的储备金,交易所即使没有超卖,也可能挪用资产。
所以我们目前说的跨链指的就是用一条链或者合约这种透明的去中心化技术来承担资产跨链转移的中介角色,这个系统基于对密码学的信任,而非对人的信任。所以跨链的一般概念就是在原链锁定资产,之后再侧链1:1发行影子资产,然后如果侧链销毁了资产,原链再1:1解锁资产。所以问题的本质就转化为如何用链的思维解决这个严格1:1映射的问题。
那么如果做到了1:1资产跨链映射有什么用呢,比如ChainX可以将BTC和ETH透明地映射进来,最简单的用处是透明的撮合交易,用户基于自己的链上匿名身份,直接不脱离去中心化世界完成资产兑换,不会再买到假币。但这只是目前链上功能比较弱的结果,链好像除了转账、投票和交易外,没什么正经的应用。但往下随着链上合约和性能的发展,加密货币将不再只是投机的标的,而是真正成为驱动加密世界经济的基础货币。链上世界会和法币世界一样,有一套完整的应用体系。
所以再一个深层次的方向是跨币种应用,比如以前我ETH上部署了个应用,我就只能接触到ETH或各种ERC20,我接触不到BTC或ZEC。比如Maker的应用模型是通过抵押加密资产折价发行稳定币,但他就只能用不那么稳定的ETH来维护整个系统,实际上加密世界最稳定的是BTC,所以Maker在联合各类伙伴发行了一个WBTC,目前是中心化发行的,他们也在寻求更去中心化的方案。所以只有把链间资产进行可证明的打通,那数字资产就可以摆脱自己本来的哪条链,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分工协作,币可以有不同的分工,BTC可以作为数字黄金流入各个链的应用,ZEC可以帮助各个链补充隐私功能等。
更大的优势是链可以产生分工,不用再纠结于每个链都发一个币,或者你做一个应用要到多条链上去部署,你可以随便找个合适的链发上来,就可以使用所有链的货币,为所有链的用户提供服务。就比如Visa或Paypal打通了全球外汇和经济体系,成为了法币消费市场的枢纽一样。
刚才说到跨链的核心是能够1:1进行映射,但每条链都是个独立的共识程序,我这条链是不知道另一条链上发生的锁定交易的,那我如何发币呢。一般就是两种,我选择信任我这条链上的一个或多个见证人,他们中大部分可以发就发。本质上就是还是信任人,只不过变成了多方,而不是一方单独说了算。而且用户在原链的资产也只直接交给这些见证人进行多签保管,或每人保管一部分,透明性是提升了不少,但仍没有达到区块链世界严苛的信任水平。
另一种方案就是我这条链集成了另一条链的轻节点,首先我可以验证原链的所有块头,能够知道正确的那条链,然后验证交易根和交易签名来确保资金已经锁定,这样的话本质上信的是另一条链的共识算法,POW或POS的,是密码学级别的最高安全性,原链本身有多安全,那我发映射币就有多安全,没有任何的人为参与,干净利落。所以其实只有轻节点是真正的跨链,各种人为参与的都不是真正的跨链。用户的资金也可以交给轻节点托管,这样就是双向主测链机制,互为侧链,解锁资金时也直接使用跨链交易证明来操作。
所以轻节点是最安全的,往后只会有这一条路,大家也显而易见。但问题是现在的主流链资产架构都太老了,比如我们ChainX集成BTC或ETH的轻节点是可以的,但让BTC或ETH集成我们的轻节点就不可能了,因为BTC不能部署合约,ETH的合约能力太弱,但EOS和他的侧链、或者ChainX和Polkadot之间相互集成轻节点就是比较轻松了。所以最好是用轻节点,实在不行只能用见证人方案。
Polkadot要实现的是异构链之间的跨链任意消息通信,现在链的世界合约能力很弱,大家都在关注与资产,实际上以后资产只是冰山一角,处理资产的业务逻辑才是大头。一条链除了要感知另一条链资产的锁定之外,更多的是要感知另一条链发送过来的任意数据,这样就像一条数据可以指定发送给某链,还确定能收到另一条链处理后的返回结果。所以链间通信协议是个更大范围的概念,会像互联网世界一样,产生分层和自定义,资产跨链就是其中的专用协议,所以消息跨链会把互联网这套模式搬到区块链世界去。Polkadot的整个网络也是分层的,我们ChainX要做的就是把承担资产跨链这个分层协议。
所以Polkadot做的更难也更远,ChainX只是打个前哨,我们和Web3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Polkadot上线的时候官网可能只做四条平行链,一个是ETH合约转接链、一个快速支付链、一个ZK-SNARK链、一个Substrate合约链,现有区块链世界的链技术结构与Polkadot协议本身不兼容,倾向于交给社区来做。
ChainX就正好做的是这块,我们把Polkadot外围世界的资产进行标准化转化,然后通过标准的Polkadot协议往Polkadot网络里输送,也会积累下一些跟资产枢纽相关的金融服务,可以供Polkadot网络的其他平行链使用。
ChainX如果要承担起跨链枢纽的作用,需要在底层链上有非常大的提升,我们经过多番调研,选择的是Polkadot的Substrate框架。POS已经是未来区块链的标配了,可以灵活地组织经济激励模型,根据这个共识的优势,我们可以营造大规模的POS节点社区,只有最去中心化的系统才能长期占住跨链枢纽这个历史战略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平台链,我们依托于自身汇聚了全网资产的优势,可以孵化出丰富类型的跨币种应用,比如刚才说的以BTC为抵押的稳定币,以ZEC为媒介的隐私支付系统,以及各类基金管理等系统。另外我们自己还需要集成一个交易所DApp,也是用WASM写的。
POW的链是付出了算力获得收益,我们的链是付出了资产获得收益,只要你的资产在ChainX系统内做了映射,丰富了ChainX的资产池,你就有一份贡献,也拥有了一份算力,对于Polkadot的投资人我们有一份福利,他们现在就可以把以太坊上的DOT1:1映射过来,只不过是个影子,我们叫SDOT,并不是Polkadot上线时候的真DOT, 1个SDOT按照0.1的比例折合成虚拟投票,永久恒定,如果所有500万DOT全部映射过来,相当于就有50万投票,相当于ChainX一个月的产量全部在投票。用户还会充值BTC和其他资产进来,他们的折合比例是1:兑PCX市值的一半,再加上用户真实参与节点选举的投票,生成一个用户的总算力,来分我们减半发行的PCX。
虽然XX挖矿的概念大家已经很烦了,但我们还是要结合自身链的功能,把这套激励体系发展下去,让参与方成为我们这个链的主人,我们将用户映射的其余跨链资产兑PCX的市值按照一半折合成虚拟投票,再加上用户持有PCX的真实节点选举投票,汇总成了用户的总投票数,按照这个“算力”大小来平均分配每天发行的PCX。
ChainX系统的所有交易都需要支付类似Gas费等,使用PCX支付,这方面类似ETH的作用;另外系统集成的交易所中小众资产的交易对使用PCX作为基础货币,这方面类似BNB的作用;跨链资产的挖矿算力根据它们对PCX的价格来衡量,这方面类似XRP;用户选举节点使用PCX进行投票,这方面类似EOS;节点为了增信会进行大量自抵押,这方面类似Cosmos这类POS系统。
ChainX的节点会产生分工,得票数最多的节点将联合托管用户的链外资产。验证节点负责网络的出块和记账权,候选节点是验证节点满了以后的候补。充值渠道会是一些钱包等,他们开通跨链交易入口,帮助用户进行跨链资产映射。如果是轻节点的转接桥的话,跨链数据可以经受开放式中继的检验,任何人都可以运行中继程序,往ChainX提交跨链相关的块头和交易证明。另外开发社区可以最早尝试Polkadot生态的Dapp开发技术,采用WASM开发系统级和用户级智能合约,依托ChainX汇聚全网资产的能力。
ChainX V1会在Polkadot上线前启动,首先作为单链系统,直接集成其余链的轻节点并孵化DAPP。之后等Polkadot年底上线后,新增一条平行链用于双边的资产对接。
等到Polkadot的2层结构开始后,ChainX会仿照Polkadot的Relay-Para结构进行多链拆分。
ChainX欢迎各节点和钱包加入进来达成合作。
ChainX已经启动了一个测试网,并进行稳定迭代,想做节点和想做钱包接入的可以进行提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