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特币的研究,文章站在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以货币的属性和职能为标尺,对比特币进行考量,就比特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目前,对比特币的研究文章比较多,社会对比特币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特币的研究,我们非常有必要站在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以货币的属性和职能为标尺,对比特币进行考量,探索比特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 货币属性和职能考量下的比特币
1.1 以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对比特币的考量
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就是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当它在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时,便具有了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这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之所以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凝结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体现着商品的二重性,也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由此,我们从构成商品的二重性角度,分析比特币的特点。世界上第一个比特币凝结有设计者本人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具备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其余的比特币是由计算机运算而得出的一串字符,其生产过程没有包含人类的劳动过程,因此不能成为具有价值的商品,也就无法完全具备价值尺度功能。此外,货币之所以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与其相对稳定的价值密切相关的。具有价值尺度的货币,其交换价值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否则将无法成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是十分巨大的,还不能承担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职能。
1.2 以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对比特币的考量
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会充当其他商品交换的媒介,从而促进商品流通,货币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虽然在一些地区或一些行业内有流动,但是绝大多数还是在“币圈”内的流动,更谈不上充当社会的商品交换媒介。此外,一旦货币成为现实的、可以流通的,必定在全社会出现货币需求总量的问题。按照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可知,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是说,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总量由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3个因素决定,同时也表明不同时期的货币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特币的数量总额固定在2 100万枚,它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可以满足流通的需求总量,但随着社会总产品的丰富,这个数量显然是不能满足流通需求的,也就谈不上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1.3 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对比特币的考量
比特币目前还不是法定货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币,但它效仿了黄金的稀缺性,它的总量被控制在2 100万枚。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绝大多数的持有者都认为有升值空间,持有的目的是等待未来获利,而不是用来消费。比特币在进行贮藏时可以选择把字符串保存到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之中,也可以选择保存到个人存储设备之中,不会损坏或改变形状。比特币可以贮藏,但是否就具有了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呢?我们知道货币之所以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为什么货币会成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呢?因为货币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使用者愿意把货币贮藏起来,以备将来之需。比特币还不具备法偿性和强制性,还没有被社会接受,没有贮藏起来以备将来之需。此外,当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时,还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能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与流通中的客观需要量相适应。但比特币的总量一直恒定在2 100万枚,显然不能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1.4 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对比特币的考量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以商品交易并延期付款为前提的,也可以说商业信用是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条件。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以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无处不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也就无处不在。比特币使用的范围仅限于“币圈”内部的倒来倒去,虽然有个别少量的交易,但是也仅限于一些科技玩家的网站和个别电商平台,还远远未达到全社会普遍接受的程度,还不能支撑和满足信用社会的巨大需求,还没有充当起全社会的支付手段。
1.5 以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对比特币的考量
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主要表现为用于支付国际收支、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世界货币是在跨国界交易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这一职能不是货币产生就有的,是随着商品跨国界的生产和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虽然比特幣具有无国界性特点,表面上好像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是比特币还不能用来支付国际收支,也不能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也不能用来进行国际贸易的结算。凡是充当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从实际情况看,都是以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实力为前提的。美元之所以在各国外汇储备及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有较高比重,是与美国的经济实力为前提的。反观比特币,就没有这个经济基础。
总之,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属性及货币职能角度分析比特币的结果看,比特币还不具备完全的货币属性和职能,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货币。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仍可以认为其已经具备了货币的萌芽。比特币何时具备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还需时间观察和实践检验。
2 比特币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出台,《意见》提出,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的创新应用。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数字货币研究,表明我国数字货币开始进入研究、探索阶段,也是对比特币的研究和探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比特币要想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要想走进现行货币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站在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引导、规范,需要就其安全问题、组织管理问题和支付问题等进行完善。
2.1 解决比特币的安全问题,奠定其货币属性的基础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的技术,而区块链是比较安全的,因此比特币也是安全的。这里要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区块链。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在目前的条件下,比特币好像是安全的,不易造假。但当量子计算机出现后,几百万年破译不了的信息都能破译,几分钟或几秒钟就能破译密码和算法。由此一来,比特币的安全问题就凸显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信息技术就会陷入死循环。
要解决比特币的安全问题,不仅要依靠信息技术,还要用法律来解决。首先要从法律层面赋予比特币法律地位,然后从政策层面给予引导,类似各国给各自的货币的安全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比特币的安全问题,才能赋予比特币一般货币的属性。
2.2 建立比特币的“世界银行”或比特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表面上是体现出货币的公平,实际上去掉的是政府中心。从货币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政府这个中心是起绝对作用的,是对货币的信用背书。正是因为有政府这个中心,货币才得以衍生出五大职能。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比特币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还必须引入政府的作用。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和监管的,各国的货币也有其央行发行和监管。如果要完善比特币,就应该建立比特币的“世界银行”或比特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这个机构监管比特币,协调解决比特币的各种发展问题。比特币如果有了这个中心,就有可能对其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2.3 建立数字货币支付系统和支付网络
在现行的货币支付体系中,国际上有visa支付系统,我国也有自己的独立支付系统,也就是银联系统。除此以外,还有微信支付网络、支付宝支付网络等,这恰恰是货币发挥支付职能的前提条件。比特币还没有专属的支付系统或支付网络。比特币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就需要有专属的支付系统和支付网络,这个问题解决了,它就会发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不断扩大流通,就会慢慢普及,从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
参 考 文 献
[1]程恩富,冯金华,马艳.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通用版)[M].第4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2]朱豐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J].发展研究,2012(11).
[3]赵晓.区块链大热中的冷思考[J].全球善商,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