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源自 2008 年诞生的比特币系统,它通过点对点网络和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器,集体维护和审计数据,解决困扰电子现金系统的“双花”难题。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从电子现金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经历了新的分化与发展,出现了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和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两个发展方向。
公有链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无访问限制(Permissionless)的区块链。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在公有链上发布、验证、接收交易,都有机会参与记账。公有链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产品,其“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特征,使其具有在全球范围提供一般信任服务的潜力。公有链虽由技术驱动,但可能对经济、金融、社会的组织形态及治理产生深刻影响,受到全球各界高度关注。
目前,公有链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总体上呈现技术热、应用冷的态势。全球公有链的应用高度集中在加密数字资产领域,而且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由于合规的链上身份系统缺乏、合约隐私性保护不足、与现有法律制度不协调等问题,与实体经济的对接还在探索中,“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但与此同时,公有链为区块链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全球化的试验场,各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提升区块链可扩展性、互操作性、隐私性及安全性的技术方案不断涌现。
公有链起源与概念
区块链的概念起源于 2008 年,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其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首先提出,旨在解决困扰电子现金系统的“双花”难题。
自二十世纪末的密码朋克(Cypherpunk)1运动以来,极客们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不依赖第三方的电子现金系统。从 1982 年大卫·乔姆(David Chaum)发布的关于盲签名技术(Blind signatures)的论文,到戴维(Wei Dai)提出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 B-money,再到 2004 年哈尔·芬尼(Hal Finney)把哈希现金算法改进为“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eusable Proofs of Work),技术极客们前赴后继,但却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
.中本聪将非对称加密、点对点技术、工作量证明三项关键技术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第一个不依赖于中心化机构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并且在全球大规模部署。比特币系统的底层是一个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分布式账本,也称为区块链(Blockchain)。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区块链技术逐渐从比特币和电子现金的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产生了公有链以及联盟链的应用方向。
2014 年,以太坊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区块链的可编程性。以太坊(ETH)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用户可编写智能合约的程序并将其部署在区块链上,使得区块链从主要用于记录电子现金转账的“专有账本”,升级为可记录计算状态(state machine)的“通用账本”,区块链进入可编程时代,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区块链的应用潜力。
几乎在以太坊出现的同时,一些大型机构也开始将区块链思想引入 IT 系统的变革中,逐渐兴起了联盟链(又称许可链)的范式。2014 年,R3 公司联合 9 家金融机构(巴克莱银行、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瑞士信贷、高盛、J.P 摩根、苏格兰皇家银行、道富银行和瑞银集团)组建了 R3 金融区块链联盟。2015 年,Hyperledger 由 Linux Foundation 于创立,旨在帮助企业开发、应用区块链技术,其成员包括 IBM、Intel、思科、德意志银行、NEC、日立、百度、万达、华为等 280 个会员单位。联盟链方案催化了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从供应链管理、司法记录、数字版权、食药溯源等各个方面,联盟链(许可链)一般由行业联盟或是科技公司设计、实现和推动,具有高性能,注重金融和企业场景。
自此,区块链的发展范式分化为公有链和联盟链(许可链)两条路径:
公有链:公有链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无访问限制(Permissionless)的区块链。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在公有链上发布、验证、接收交易,都可以竞争记账权。比特币、以太坊是公有链的典型代表。
联盟链:联盟链是由符合某种条件的成员组成的联盟来管理的区块链。它不像公有链那样对全社会开放,只有经过许可的可信节点才能参与该联盟链的记账,其它用户仅有部分权限。联盟链的一个例子是各大银行之间为了协同合作而构造和维护的区块链。
来源: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