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的付费联系实验:从 0.04 BNB到 0.2 BNB,如何筛选有效信息?
币安创始人 CZ 最近在他新上线的“付费联系”平台上进行了一场实验——初衷是为了筛选有效沟通,结果却遭遇了“信息轰炸”。
最初,他设置的消息费为 0.04 BNB(约 24 美元),结果却收到大量无效信息,比如:“哟”、“你的晚餐怎么样?”、“看看这个 meme 币”、“哪个 CA?”……这些让 CZ 无奈直呼:“请不要这样浪费你的钱。”
为了减少垃圾消息,CZ 当机立断,提价至 0.1 BNB(约 60 美元),然后美滋滋睡觉去了。
第二天醒来,天塌了——100 多条消息等着回复!
这意味着,价格依然太低,筛选效果不佳。
CZ 决定,再次翻倍至 0.2 BNB(约 120 美元),尝试控制在自己每天能接受的 10 条消息以内。虽然他也不确定这个价格是否足够“安全”。
但问题又来了——大多数信息仍然过于简单,或者直接问“我如何才能成功创办一家初创企业?”
这让 CZ 感到困惑:怎么回复这种问题?
这场“付费联系实验”从何而来?
时间回到 3 月 8 日。
正在周末放松的 CZ,突然灵光一闪:有没有可能打造一个让认真人士更高效联系的系统?
他想到,KOL(关键意见领袖)往往每天收到大量私信,而社交平台的开放性导致垃圾信息泛滥。
现有工具无法筛选有效沟通,那么,如果“发消息”变成一种需要付费的行为,即 KOL 对其时间进行代币化,会怎样?
这一构思提出仅仅几天后,一位开发者带着可行的原型找到了 CZ。
经过两周的打磨与安全审查,ReachMe 正式上线。
这个 基于付费消息的沟通系统 核心机制如下:
KOL 设定私信价格(如 0.1 BNB)。
请求者付费发送消息,如果 5 天内 KOL 没回复,则 50% 退款,以减少滥收费用的可能。
KOL 获得 150% 报酬,激励他们认真回复。
消息规则:
限制在 2000 字以内(大约两页纸)。
禁止图片、附件,防止病毒或垃圾信息。
请求者可附带联系方式,如果 KOL 选择外部交流,收入将减少 50%。
平台抽成 10%,其余支付给 KOL。
使用 BNB/BSC 结算,无需新代币。
上线后,CZ 迅速将平台网址放入了 X 个人简介中。
然而,他很快发现,尽管设置了 0.04 BNB 的初始费用,依然挡不住无效消息。
于是,他一路提价,从 0.04 BNB到 0.1 BNB,又从 0.1 BNB到 0.2 BNB,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筛选出有效信息,又不过度抬高门槛。
然而,信息质量依然是个问题。
CZ 突然想起,他 2019 年 11 月 8 日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给他发消息。
但现实是,95% 的人根本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存在,甚至从未阅读。
所以,他再次呼吁大家:“请先阅读我的沟通指南,再决定是否要发消息。”
最后,CZ 还不忘幽默地提醒大家:“如果你已经读完我的推文,请不要发消息了。因为我不确定服务器能不能撑住这么多流量。”
“希望你没生气,让我们有效沟通,干杯!”
这是否是 KOL 未来沟通方式的新范式?
CZ 的实验,实际上揭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趋势:在社交媒体上,KOL 们如何在不被垃圾信息淹没的情况下,有效沟通?
“付费联系” 机制,或许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但价格如何设定?如何确保有效沟通?如何防止滥用?这一系列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你觉得 付费联系 是个好主意吗?会成为 KOL 们的新选择,还是只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欢迎评论区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文中引用到的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建议读者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风险评估。本公司不对任何投资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