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理性看待区块链,提高风险意识!

区块链简介是什么?

2个回答

栩栩如生生7星评价

2020-10-29 11:27:51

区块链简介是什么?

1. 区块链的概念

狭义上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链条的方式组合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的方式保证其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总账(Decentralized Shared Ledger),能够安全存储简单的、有先后关系、 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1]

简单的讲,区块链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环境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不能保证可信(疑问?不能保证可信?应该是可以保证可信吧?或者说单独节点都不可信)。数据库中存储的是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据区块,每一个区块中保存的是若干条交易记录,运用密码学的方法生成区块以保证其中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可以验证;以共识算法使全网所有节点(理论上是所有节点)完成对区块的认可。

广义上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2]

2. 区块链的发展历史

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比特币,在中本聪2008年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一文中,区块(Block)和链(Chain)作为比特币系统的核心技术被提出来。区块链发展至今可分为3个阶段[3]:

第一阶段:区块链1.0 —— 数字货币

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比特币了,其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是区块俩最初始的应用。

第二阶段:区块链2.0 —— 数字资产和智能合约

代表产品有2014年7月的Ethereum(以太坊),其将智能合约理念推进到了极致(话说的有点夸张,应该是推出了智能合约),还有2015年3月的Factom(公正通)以及国内的太一系统等。

第三阶段:区块链3.0 —— DAO、DAC → 区块链大社会

DAO、DAC指区块链自治组织、区块链自治公司。这一阶段是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区块链被人们广泛接受,比如区块链应用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区块链,区块链应用于医疗事业的医疗区块链等等

3. 区块链的特点

去中心化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结构,没有中心节点,所有节点都保存全部的相同的区块信息,完全实现去中心化。对于特殊的应用场景,可以适当地采用弱中心化的管理节点,即中心节点不影响整个区块链结构的运行,比如弱中心化的监管机制;若从安全角度来说,弱中心化结构中的中心节点要满足对于区块链的安全不构成威胁,对用户隐私不构成威胁等。

不可篡改性

一方面,区块链中存储的交易信息每一条都有相对应的Hash值,由每一条记录的Hash值作为叶子节点生成二叉Merkle树,Merkle树的根节点(Hash值)保存在本区块的块头部分,区块头部除了当前区块的Merkle树的根节点,还要保存时间戳以及前一个区块的标识符(Hash指针)形成一条链式结构。因此,要想篡改区块链中的一条记录,不仅要修改本区块的Hash值,还要修改后续所有区块的Hash值,或者生成一条新的区块链结构,使得新的链比原来的链更长。实际上,这是很难实现的。一般,一个区块后面有6个新的区块生成时,即可认为该区块不可篡改,可以将该区块加入到区块链的结构中了。

不可伪造性

区块链保存的交易数据中不仅含有Hash值,还有交易双方的签名以及验证方的签名。签名具有不可伪造性,因此具有不可伪造性。

可验证性

可验证性指的是数据来源的可验证。每一笔交易中电子货币的产生和输入、输出都是可以验证的。区块链结构中不会凭空增加电子货币。以比特币为例,每一笔交易的输入都是前一笔交易的输出,每一笔交易的输出又是下一笔交易的输入,即交易的可追溯性。除了来源的可验证外,还有交易金额的可验证,即验证金额的正确性,确保交易过程中的每一笔资金都是可靠的。目前,为了保证用户的隐私,很多电子货币通过混币、环签名、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在数据可验证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切断金额的可追溯性。

匿名性

区块链中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一种伪匿名性。区块链中使用假名技术来切断账号和真实身份的联系。比如,对用户公钥进行一系列的Hash运算,得到的固定长度的Hash值作为对应的电子账号。实际上,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出账号的很多交易行为,比如经常和哪些账号做交易,交易金额多少等,甚至可以和现实中的真实身份相联系。

5. 区块链的应用

区块链由于其结构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最早,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核心技术被提出来。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尤其是与智能合约的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字货币等金融领域。

区块链除了应用于金融领域(如Bitcoin, Monero, Zcash)外,还可以应用于能源互联网(能源区块链)、医疗事业(医疗区块链)、学术界学术记录、供应链管理、共享单车、云存储等。

五分之1蓝4星评价

2020-10-25 11:29:29

区块链是一个综合新兴事物。需要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经济学、金融学、数学、博弈论等背景知识才能理解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种区块链项目。才能够在各种区块链投资中辨别欺诈和创新,避免踏入各类陷阱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传统交易体系

在第三方支付产生以前,支付清算体系是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建立联系,中央银行是所有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能够通过轧差进行清算。在原有支付清算模式下,由于客户不能与中央银行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客户必须分别与每一家商业银行建立联系,支付清算的效率较低。

第三方支付诞生以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联系,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替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客户与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在不同银行开立的中间账户对大量交易资金实现轧差,少量的跨行支付则通过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来完成。比如我们信任银行,所以我们给其它人转账是通过银行完成的。我们信任淘宝所以在淘宝上买东西会用支付宝支付。但淘宝、银行这样的第三方并不直接参与交易,只是辅助完成交易并且由于不信任,才会在交易过程中使用银行、淘宝。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增加了交易成本,付一定的费用给银行、淘宝这样的第三方。

虽然第三方支付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但仍然需要信任体系的建立,依托于对第三方的信任,能不能没有第三方参与也能安全的完成交易避免支出冗余的成本呢?区块链设计之初就是解决此类问题。区块链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建立了庞大的网络体系,让每个人可以在无信任的情况下安全的交易。

区块链简介

IDC 将区块链定义为记录信息和数据的分布式数字账本,该账本存储于对等网络的多个参与者之间,参与者可以使用加密签名将新的交易添加到现有交易链中,形成安全、连续、不变的链式数据结构;从数据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是一种不可能被更改的分布式数据。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库仅由一个中心服务器节点对数据进行维护,其他节点存储的只是数据的备份。区块链的「分布式」不仅体现为数据备份存储的分布式,也体现在数据记录的分布式,即由所有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维护,单一节点的数据被篡改或被破坏不会对区块链所存储的数据产生影响,以此实现对数据的安全存储。因此区块链特征包含:分布式、多节点共识、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

分布式:区块链系统内没有中心化的硬件设备和管理机构,各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近乎均等,每个节点都能获得完整的数据拷贝,系统由多个节点共同维护。

多节点共识:淘汰了中心化管理员来审批结算交易的角色,各个节点之间无需相互信任,通过共识机制对入链数据进行验证,数据内容和系统运作规则公开透明,节点之间通过技术手段自动实现信任关系。

公开透明:通过共识机制,账本和商业规划可以被所有人审阅,并可利用时间戳机制对用户行为进行追溯,保证了系统的公开透明。

不可篡改:区块链上的区块只能新增、不能被替换,交易可以通过新增区块的方式予以修改,但是区块记录将永久保留。

区块链发展大事记

比特币简介

比特币(BTC)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一种数字货币。比特币网络是去中心化的网络,即一个分布式的点对点网络,网络中的矿工通过挖矿来完成对交易记录。区块链网络提供了一个公共可见的记账本,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查看此账本的信息。注意,该记账本并非记录每个账户的余额,而是用来记录发生过的交易的历史信息。

比特币采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用户自己保存私钥并公开公钥。公钥就是这个人对外的唯一身份标识,私钥则是使用者开启钱包使用比特币的钥匙。公钥是对外公开的,在比特币的规则里公钥即代表了网络里钱包使用者的地址。比特币钱包的地址其实就是用户公钥经过一系列Hash及编码运算后生成的 160 位(20字节)的字符串。

区块链技术的创造目的并不是为了产生比特币(BTC),更不是为了将这东西拿到市场上出售。比特币最初来源于一篇论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很明显最初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BTC是这个系统对于各个参与节点计算交易确认的奖励。正是因为这个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是建立在密码学技术上,所以交易的结果和奖励是可信的无法被篡改,才导致了大众媒体所过分渲染的稀缺性。比特币系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建立一个总体成本耕地,不需要传统的信任基础,不需要信任的第三方机构(如:银行)就可以完成交易的系统。

因为比特币的稀缺性,市场赋予了比特币价格,它的符号是 BTC。比特币诞生之初,2 万个比特币才能买一个比萨,目前比特币的价格为 $7,200,而在 2017 年末比特币价格甚至一度超过 $20,000 大关。由此可见,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并且比特币价格上涨和下跌很快。

共识机制简介

共识机制是实现区块链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区块链设计的思路中。CAP 理论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教授 Eric Brewer 在 2000 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基于网络的数据共享系统最多只能满足数据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网络分区容忍(Partition Tolerance)三个特性中的两个。在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下,网络分区是必须容忍的现实,于是只能在可用性和一致性两者间做出选择。也就是说,这两者基本上不可能同时满足。

拜占庭算法的计算速度是很快的,性能也很高,在确保数据是同步一致的情况下,同时对外提供的可用性的性能是不错的。拜占庭协议也可以用在我们现在的分布式账本上面,有很多的区块链项目链上用的算法就是拜占庭容错算法的一种改进或者变种。

在 2019 年 12 月 24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线深证区块链 50 指数,当日收盘报 3155.03,涨 1.15%,日成交量为 20.44 万。这表明了对区块链技术及行业的再次认可。虽然我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以及相关应用也会随之而来。

风险提示:

警惕打着区块链和新技术的旗号进行非法金融活动。标准共识坚决抵制利用区块链进行非法集资、网络传销、ICO 及各种变种、传播不良信息等各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