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发展的三个维度
对于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单纯从技术角度去分析容易陷入认知误区。数字技术的迭代与发展非常快,如果只是从技术角度去看待数字货币,很像是“盲人摸象”,因而导致认识上的偏差。例如,有人认为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和基于共识机制算法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体系,如不满足以上特征就不能称为数字货币。基于以上认识,人们最初认为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技术和发行数量限制来确保数字货币价值的稳定,但比特币的发展证明这种认识并不准确。而Libra为了提高交易效率而放弃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说明此前关于数字货币必然是去中心化的认识也不一定准确。这些认知的误区,实质上是由于单纯从技术的视角去看待数字货币,而缺乏从货币发展的历史与制度变迁等视角去分析。因此,对Libra的讨论与研究不应局限于其本身,更应聚焦于Libra概念所体现的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而看数字货币的发展,还是应从货币发展史、货币职能、货币制度、货币政策等全方位审视,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相对准确且令人信服。
从货币形态的历史演进看,货币的安全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不断凸显。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以及数字化货币的演变,货币形态由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商品或金银异化为一张没有任何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纸片、塑料卡片甚至数字影像。人类社会早期,在以物易物的状态下,贝壳等物品因为易保存、易交换而成为主要交易媒介。随着人类掌握了冶金技術,以金银为代表的金属货币因为价值贵重、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等特征,逐步成为主要的货币形态。但金属货币的使用存在几方面缺陷:首先,大规模交易时携带不方便。其次,易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问题。最后,储量及开采限制导致发行数量有限,一旦经济增长超过金属货币增速,容易导致通货紧缩等经济问题,中国明清时期就出现过白银短缺的问题。
随着货币记账功能的凸显和自身价值的淡化,逐渐出现了纸币。我国早在宋朝时期就开始使用交子,以铁钱作为抵押换取票据进行流通,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纸币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容易造假。最重要的问题是纸币的发行取决于政府信用和自身发币欲望,如果政府抑制不了发币欲望,很可能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危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货币的数字化时代到来,货币逐步变成一连串储存于计算机中的数字影像,这对于大额支付而言尤为有利,尤其是对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贸易,通过电子系统使得跨境支付尤为便捷。从货币形态的演进可以看出,货币的安全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不断凸显。安全性意味着货币不易被伪造,在保存、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和丢失;便捷性意味着货币在支付、流通过程中使用更方便,结算速度更快;低成本性意味着货币的制造成本、流通成本、兑换成本等不断降低。
从货币发行史看,货币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由民间主体发行到有国家信用支撑的中央银行发行的过程。其一,货币作为准公共品,与国家主权密不可分。货币有不同类别,如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也具有多种属性,如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货币的自然属性及早期货币来看,货币可视为私人物品。从现代货币及其职能来看,货币至少可视为准公共品,而大范围提供准公共品的最佳方式就是由政府部门提供。在爆发危机时,如果出现流动性不足,也可由中央银行紧急提供流动性,避免危机扩散。其二,货币只有得到独立、可靠的公共机构支持,才能充分实现其社会经济功能。货币的发行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由民间主体发行到有国家信用支撑的中央银行发行的过程,这是因为货币的民间分散发行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中央银行发行更有助于保证货币的安全性、便捷性和低成本性,更有助于提升货币的经济效率。由于信息生产成本高昂,人们了解每一个货币发行人信誉的成本很高。而公共机构本身享有公众信任,因此由政府公共机构支持的货币能有效替代了解信息的需要,有效降低货币的交易成本。
数字货币的货币职能不断拓展,货币属性越来越强
货币数字化初期,主要体现为银行卡、公交卡、网络货币(如Q币)等为代表的电子货币,实质是实物现金的电子替代品,可回兑为等值的法定货币。这时,电子货币行使的主要是货币的支付职能,如公交卡、网络币等都需要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网络社区才能发挥支付职能。不过,传统的数字化货币与目前所讨论的加密数字货币是两个概念,因为在技术架构、特征、实现场景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别。当然,数字货币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从比特币到Libra,其技术架构与特征也在发生改变,但体现出的货币职能却越来越多,货币属性也越来越强。
比特币为代表的社群加密数字代币的货币属性较弱
社群加密数字代币是指没有国家信用背书、以社群的认可度来做背书的数字货币。无论是它的发行还是交易,都离不开社群主体对共识规则的认可。比特币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社群加密数字代币,此后又产生了许多类似的数字货币,这些数字货币主要在发行量、确认时间、使用算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变,本质上都属于去中心化的社群加密数字代币。下面,以比特币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比特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较弱。目前全球的数字货币种类多达2000多种,其中比特币最为成功且接受度最高,尽管如此,比特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认可度依然较低。这是因为处理比特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比特币交易通常需要六家矿商进行确认,由于比特币每10分钟1块钱的恒定开采速度,处理交易可能会需要一个小时,在网络堵塞的情况下,一次确认交易的平均时间很可能会几个小时。而且使用比特币进行支付的成本也很高。
其次,比特币作为价值尺度以及价值储藏的功能较弱。与传统的电子货币或纸币不同,比特币既非某个人或机构的负债,也无政府担保支持,而是一种缺乏内在价值的商品或资产(虽然纸币也没有内在价值,但有政府信用担保)。比特币的价值纯粹依赖于人们认为未来某个时点其能交换其他货物或服务或换回一定数额主权货币,这种不确定的预期导致比特币存在普遍的投机行为,币值波剧烈。例如,2018年1月,比特币价格一度接近20000美元,此后币值大幅震荡调整,2018年底比特币价格一度跌至3200美元,2019年6月又重回10000美元上方。
最后,固定的总供给与持续变动的总需求不相匹配。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比特币的总量固定(这与金融货币非常相似),这种情况下,即便不存在投机,固定的总供给与持续变动的总需求也会导致比特币价格持续波动。整体而言,比特币的货币职能比较弱,难以被视为一种完整形态的货币,更多体现为一类数字资产。
Libra等数字稳定币的货币职能与属性更强
与比特币相比,Libra在支付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等方面的货币职能更强,货币属性更明显。
一是在支付领域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与比特币相比,Libra以放弃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来提高交易效率,通过改进与简化程序语言、共识算法等技术,预计结算速度将大幅提升。同其他稳定币相比,Libra可以利用Facebook全球27亿的海量用户平台进行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又可使Libra大幅降低跨境支付结算成本。但由于很多国家国内转账交易成本已经较低,Libra对国内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能有限。如中国消费者会选择手机银行或支付宝、微信等进行支付,交易成本很低,便捷性也很高。而欧央行推出的泛欧实时支付结算系统(TIPS)能向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全天候的高性能支付解决方案,欧央行认为TIPS“比可疑的基于市场的零售支付创新更安全、更经济”。
二是Libra更能发挥货币的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职能。如果说比特币像黄金,那么Libra则类似于SDR,由一揽子法定货币构成,同时以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为担保发行,是具有稳定的信用基础和价值的“稳定币”,可能会被广泛用于某些商品的计价,作为货币的记账(即价值尺度)和贮藏的功能更明显。但是,Libra作为貨币也存在诸多问题与风险。例如,虽然Libra可能采用“部分去中心化”的联盟链,但本质上还是具有稳定币“去中心化+价格稳定”的特点,而由“中心化”的机构发行“去中心化”的稳定币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况且由于Libra作为私人货币,发币机构存在滥发稳定币的道德风险。再如,从稳定币发行人角度看,如果稳定币不计息,但支持他们的硬通货却有投资回报,稳定币发行人可能会从中获利。此外,科技巨头可以利用他们的网络来排斥竞争对手,使信息货币化。
警惕私人数字货币的宏观风险
尽管私人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不断强化,其安全、快捷、低成本等优势也广受关注与欢迎,但如果大范围使用,则可能导致许多宏观层面的风险。
第一,给全球监管带来巨大挑战。一是增加了资本管制难度。Libra为资本流动提供了新的渠道,且区块链技术应用使Libra具有匿名、点对点交易特性,这将加速资金跨境流通,增加对资本流动监测的难度,加大本外币跨境资金管理的压力。二是增加外汇管理的难度。Libra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跨境支付并且与法币实现双向兑换,如持有者用美元购买Libra,再用Libra向另一经销商换取人民币,对各国的外汇管制提出了挑战。三是对“三反”监管带来挑战。Libra支付具有匿名、加密等特点,虽然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却也给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等带来巨大挑战,对全球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对此,监管需要适应更分散的稳定币价值链,包括钱包提供商、加密交易所、验证节点和投资工具等等。
第二,冲击货币与金融主权。由于Libra具有匿名、加密、自由流动等特性,将导致难以监测其跨境流动以及借贷所带来的货币创造和社会融资总量变化,降低主权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扭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问题,导致央行难以有效调控货币供给量,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影响在Libra流通的所有国家都可能发生。此外,Libra的全球化也会对弱势货币构成威胁,尤其是在高通胀和体制薄弱的国家,人们可能会放弃当地货币来换取外币支撑的稳定币,小型经济体的货币存在被Libra取代的可能,这将是一种新的“美元化”形式,并可能破坏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对我国而言,如果人民币不在Libra货币篮子、或在其货币篮子中但占比较低,都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第三,冲击财政主权。长期以来,各国央行一直代表纳税人获取货币面值与制造成本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利润。如果Libra部分甚至完全替代法定货币,政府将丧失部分或全部货币发行权,这意味着政府将无法征收“铸币税”,政府财政收入将大幅减少。而且政府也将丧失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手段,导致政府融资能力下降,存量债务风险增加。
第四,导致货币与财政政策不协调,进而导致经济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案例告诉我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统一、协调的重要性,否则很可能会导致金融或债务危机的爆发。因此,一种货币如果要成为真正的全球货币,就需要各国让度自身货币主权和财政主权,统一货币与财政政策,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世界大同”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2019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联合声明中也指出,加密资产缺乏主权货币的关键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出于维护本国货币和财政主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危机等考虑,各国很难让Libra(或类似数字货币)真正在本国流行,更不用说完全替代本国货币。
结论与思考
应从宏观、历史和制度等多维视角看数字货币发展。从货币形态和制度演进看,货币发展的趋势是更安全、更便捷、更低成本,而数字货币所具有的加密、安全、快速、便捷、低成本等特征正好符合以上趋势,这才是数字货币广受关注的原因。因此,只要数字货币的发展顺应货币发展的整体方向,则不必拘泥于采用何种技术架构、是否去中心化、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等问题,“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从货币发行史看,私人加密货币仅能满足货币的部分而非全部功能,但几乎或根本没有可能成为中央发行的法定货币的可行替代品,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集中发行的历史趋势难以改变。各种形式的货币中,最成功的货币总是受益于强有力的体制支持,这种支持保证了货币的可靠、可用、价值稳定且被广泛接受。而只有拥有强大授权且相对独立的央行,才能提供这种强力支持,以发行可靠的货币形式,并严格维护公众对它们的信任。
Libra难成全球性货币。目前,国际组织、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不一,既有中国、印度、印尼等直接禁止的,也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采取具体行动实施严格监管的,整体而言多数国家对加密数字货币持开放和审慎监管态度。这是因为,许多国家的央行和监管机构并不认为这些私人数字代币是“货币”,因为它们的价格波动非常剧烈,故许多国家将加密数字货币当作一种金融资产来看待(例如,美国等多个国家认为基于数字货币的ICO发行具有证券的性质),且这些加密数字货币应用范围较小,尚未对金融稳定、货币与财政政策等造成严重冲击。但由于Libra背靠Facebook庞大的互联网络和用户群体,一旦落地,传播与扩散速度惊人,对反洗钱、反恐融资以及金融稳定等的冲击也会非常迅速和巨大,因此多数国家势必会更加审慎地对待Libra的落地,包括可能采取准入限制、使用范围限制、严监管等措施。而一旦失去政府支持或受到严格监管,Libra就很难成为真正的全球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