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天都能接到各种推销电话,也许你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你发现没有,他们知道你的很多信息,你的名字,你的家庭成员,你的大致收入,你有多少资产,只有这样他才能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没有错,错的是你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泄露越来越严重
有时候是你自己泄露的,但大部分是别人把你的信息打包卖给了这些人,才有了这每天无数的推销及诈骗电话。
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
“被遗忘权”将成为基本人权欧盟早在1995年就在相关数据保护法律中提出了“被遗忘权”概念,任何公民可以在其个人数据不再需要时提出删除要求。
欧盟委员会从2012年开始建议制定关于“网上被遗忘权利”的法律,提议包括要求搜索引擎修改结果,以符合欧盟保护个人信息的方针。
美国加州也通过了“橡皮”法律,要求科技公司应用户要求删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这项新规将于2015年生效,并有可能催生相关诉讼。
欧洲法院2014年5月13日裁定,普通公民的个人隐私拥有“被遗忘权”,并据此要求国际网络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必须按照当事人要求删除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6日谷歌宣布,已经开始根据欧盟最高法院的裁定而在搜索结果中删除一些特定内容,给予用户“被遗忘权”。
曾经害怕被遗忘,现在被遗忘已经是一种奢望
关于信息泄露及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已经开始被各国普遍重视,并开始立法,并逐渐形成一项基本人权。
搜索引擎只是信息泄露的冰山一角,拿中国来说,大部分的信息泄露却是来自某些组织,比如某银行的职员,拿着你的信息打包卖给某些企业,甚至诈骗组织。
而作为巨头的搜索引擎,却能够快速响应,立即在技术上完成相关的修改,拿Google来说,在欧洲“被遗忘权”立法后的一个月,就宣布给予用户“被遗忘权”。
随着大众对于信息安全的意识的加强,“被遗忘权”将会变成一项基本人权。
与区块链存在冲突前面在“浅谈区块链(十二):顽皮的区块链”中提到,区块链作为未来价值传递网络的基本协议,将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但区块链的不可编辑性却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就有一个问题是与“被遗忘权”形成根本性的冲突。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核心技术,具备不可编辑性,也不可删除,而“被遗忘权”却要求个人的信息在网络上是可以编辑及删除的。
区块链是用来价值传递的,传递的价值自然是不能随便修改及删除的,而个人信息作为隐私信息,虽然不能在当今以“信息传递”的互联网上随意传播及复制,却也不能在不可编辑及不可删除的区块链上得到保护,无法满足“被遗忘权”的基本权利。
好在,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想到了,并开始思考如何在区块链上进行创新来满足这一项基本权利。
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的跨国企业埃森哲提出了可编辑区块链,并结合智能合约来最终实现自动化的“被遗忘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如果你需要删除某个个人隐私,你只需要发一条指令,通过审核后,即可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并将全网所有分布在各个地方(节点)的个人隐私及相关信息都删除,真正实现“被遗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