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区块链有用吗
从西方到东方、从风投机构到个体投资者、从人山人海的峰会到深夜无眠的微信群,区块链都是一个流行词汇,炙手可热,有人因为它的技术变革潜力欢欣鼓舞,有人因为它的造富神话奔向财务自由,也有人跟随它催生的泡沫大起大落、暗自神伤,区块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穿透炒作迷雾能不能从它身上看到真正的价值闪光点?
互联网技术圈子最流行的看法是从区块链的定义上去寻找答案,把区块链当做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享账本数据库”,如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所讲: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从这一层面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数据安全技术,可提升数据安全指数、降低数据维护成本,解决数据中心化程度过高带来的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成全了将重要数据还给个体、保护隐私的美好愿景,有望在银行、审计、物联网 、医疗、公证、版权管理等对数据依赖程度较高的诸多领域大展拳脚。
经济学家更愿意从“金钱”和“价值”的角度看待区块链创新,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比特币,比特币目前是区块链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货币用例,巧妙融合P2P网络、密码学、共识算法等技术的比特币优雅的解决了在互联网上产生、存储和传递交换价值的问题,区块链系统中彼此独立的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验证、存储、维护,具有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点。
信息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异常简单,大家可以随意的在互联网上发送电子邮件、PPT、Word文档等各类文件,极大得提升了我们的信息沟通效率。区块链技术建立了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和价值传递交换的可信共识机制,打破了诸如政府、银行、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对资产和信用体系的垄断,让人与人实现金钱、股票、债权等金融资产自由交换成为可能,会极大得提升我们的价值传递效率。
如数字经济之父塔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区块链如何改变金钱及商业》的区块链专题演讲中所说:
我坚信区块链将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它会为贸易、社会至个人都带来深刻影响。
如果只把区块链看做是一个分布式账本、一个能传输价值的价值互联网,依然略显狭隘,它也不值得如此多的精英争相入场,在全世界的监管、技术、商业、经济等多领域掀起轩然大波,一些社会学家和管理领域学者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对区块链提出了更深入的思考。
人类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交替演化中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每一次提升变革,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甚至改变社会运作轨迹。蒸汽机、电力、铁路、飞机、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产力革命带来了工作效率提升,村庄、部落、国家、股份公司层层递进改善分工与协作,促进生产关系。
几百年来,商业组织和公司是被不断验证和应用的强协作模式,诞生了大量伟大的公司,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狂潮,公司发展良好的佼佼者可以在证券市场IPO给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收益和分红,只不过在这样的系统中,激励并不公平、瓶颈始终存在,资本、资源、人才的流动配置和效率提升有诸多障碍。
区块链给人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带来了新的协作方式、创建了新的协作体系,有重塑生产关系的巨大潜力。任何组织可以凭借共识、信用发行Token通证,依靠通证改变运作模式,创造更加开放、公平、共赢的通证经济体,它的革命性潜力我们可以从通证经济领军人物的元道、孟岩系列文章里读到。
区块链不单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也不仅仅是价值互联网,更是有潜力对旧的生产关系产生颠覆式重构的新工具,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曾讲“区块链可能是互联网的一百倍”,区块链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
02 为什么需要公链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公链的概念。习惯了移动互联网的我们,都知道App是客户端应用,任何应用都是运行于OS上的,OS是Operating System,翻译成中文就是操作系统,任何APP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IOS和Android是大家熟知的操作系统。公链做为区块链服务平台,通俗讲就是区块链操作系统,为各种应用开发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是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
如何分析和研判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喜欢对标互联网发展历程去分析,目前而言,区块链还处在非常早期,很像九十年代的互联网,理论研究频繁、成果大量涌现,对新技术产生的兴奋感和过于乐观的情绪,使人们对该技术拥有过高期望,市场随之产生炒作泡沫,虽然有不可估量的前景,产业应用尚未成熟。
回望电脑、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对这样的窘迫释怀。DOS操作系统时代,人们只能通过代码输入来操作电脑,应用屈指可数,进化到可视化界面操作系统时代,电脑的应用才有了爆发性的增长,微软也因Windows系统的巨大成功取得长足发展;十年前的手机还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直到出现了手机操作系统,手机进化成了智能手机,各类APP才日益丰富;在电脑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日趋完善后,开始出现类似微信、支付宝的基于操作系统的应用平台,有了更加繁荣的应用和生态。
发展的逻辑很清晰,对于区块链来说,同计算机、手机、互联网一样,若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操作系统”基础之上。只有底层公链可以扎实稳健高效运转,区块链商业应用才能发展和落地,公链在整个区块链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空间和需求都非常大,区块链行业也大概会遵循底层公链—> 解决方案—>项目应用的发展路径。
正是基于此,2018年成为了区块链行业底层公链爆发的一年,机构和个人对公链项目趋之若鹜,市场上产生了共识机制优化、交易处理速度提升、智能合约多样化、扩展性提升等侧重点各不相同的几十个公链项目,大家都想成为“区块链行业的微软”,公链的赛道显得异常拥挤,目前仍然是天下未定、胜负未分。
03 公链的现状和未来
根据区块链的发展历史及可预期的展望,我们可以把公链的发展历程进行一个简单总结梳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区块链概念形成阶段
2008年比特币横空出世,打开了加密货币世界的大门,让大家眼前一亮,做为其底层技术支撑的区块链慢慢受到关注,比特币代码较为简约、有较好稳定性,但只能够支持简单数据的有效传输,没有足够的效率来支撑其他复杂应用,日后也暴露出速度慢、区块空间不够、手续费高等问题,至2013年底产生了很多被称作“山寨币”的以改良为目标的模仿者,这是区块链概念形成并广为人知的阶段,业内习惯将这一阶段称为区块链1.0。
第二阶段:公链萌芽阶段
2014年,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以太坊,它支持图灵完备、引入智能合约概念,成为了一个可编程的区块链系统,允许任何人在上面建立和使用去中心化应用。2016年,以太坊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出很多人预期,以太坊的生态迎来大规模爆发,以其为代表的公链技术开始崭露头角。归功于以太坊及其订立的 ERC20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发行自定义的Token,2017年数字货币市场迎来了Token的百花齐放。业内习惯将这一阶段称为区块链2.0,个人认为并不准确,我更愿意称这一阶段为公链1.0阶段,是公链的萌芽阶段,介于区块链1.0至区块链2.0之间,因为期间产生的ETH、NEO、QTUM等一批公链技术尚不完善或正在发展,离真正进入商用阶段尚有距离。
第三阶段:公链发展及成熟阶段
随着应用的日渐丰富,以太坊在名声大噪的同时,也暴露出在可扩展性和效率方面的不足,转账费用开始变得高昂,网络也变得越来越拥堵。2017年至2018年开始出现旨在通过对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开发组件、交易处理速度、开发语言进行升级革新,并辅助以分片、闪电网络、状态通道、跨链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公链竞争者,试图解决公链1.0存在的问题,姑且把这一阶段称为公链发展及成熟阶段,目前我们正处在这一阶段。
第四阶段:大规模应用阶段
虽然目前各主网上线的公链也有一些应用在发展,通过工具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些应用大部分还是游戏、博彩、去中心化交易所等相对小众的领域,规模不大更谈不上成熟。相信随着公链基础设施的完善,区块链技术可以变得扎实、稳健、高效,我们会迎来应用的大规模爆发。
就现在情况来看,目前的公链作为区块链的基础设施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区块链不可能三角”,尚无项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这也明显制约着整个区块链产业的发展。由于大部分公链还在逐渐完善和变化中,也碍于信息不对称及可调研观察的应用样本还太少,将来这些竞争者谁会发展的更好,谁能拥有更多开发者支持,谁能拥有更繁荣的生态,现在还很难做出判断。
对标电脑、手机或互联网行业,通用型公链或许也会变成一个马太效应极强的领域,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少部分竞争胜出的公链会提供区块链行业大部分基础设施服务。对应用开发者而言,更低的开发成本、更友好的开发环境、更多的潜在目标用户是优先级比较高的考虑因素。值得期待的是,除了深耕多年的爱好者和发烧友以外,2018年的区块链热潮也成功得吸引了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和团队加入区块链阵营,带来了较多资金、经验及实体经济资源,为行业迎来破局增添更多力量。
04 中心化交易所的是与非
交易是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行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自2010年5月22日比特币披萨日之后,比特币有了公允价值以来,数字货币交易需求日益剧增,经历了个人对个人线下交易、网上C2C、交易平台撮合、去中心化交易所和OTC等多种形式的演化迭代,为行业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也是资本和用户争夺异常激烈的热门赛道。
多种交易渠道中,不管从资金流量、用户基数还是从业者数量上来说,中心化交易所都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目前被 CoinMarketCap 和非小号等统计平台收录的交易所有数百家之多,算上名不见经传的各类小平台,甚至有数千上万家。
中心化交易所包揽了用户充值、下单、订单撮合、资金结算、提现等与数字货币交易相关的各类服务,具有技术门槛低容易上手、支持法币兑换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成交撮合、有较高的流动性等优势,良好的体验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
同时,中心化交易所面临着突出的安全问题,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首先,交易所中存有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以及资金,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交易平台失窃案,最为典型的就是臭名昭著的Mt.Gox。其次,交易所内部交易不上链、交易过程不透明容易滋生监守自盗和挪用用户资金的风险,还会产生市场操纵问题,容易引发用户信任危机。
为祛除中心化交易平台弊病,很多币种和团队积极推进去中心化交易所建设,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户的资产直接托管在自己的钱包,对数字资产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用智能合约来实现去中心化的撮合交易和链上结算清算,解决了中心化交易所人为因素产生的内部运营风险、商业道德风险和资产被盗等严重影响用户资产安全的风险。
去中心化交易所虽然提升了透明度、较大程度得解决了安全问题,但在用户体验、交易速度、交易深度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缺陷却极大地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就目前来说,市场格局依然是以中心化交易平台为主、去中心化交易所为辅,头部交易所占据大部分市场,赶超股票交易所的手续费、高额上币费、基金投资收益,众星捧月的行业地位,让入局者乐此不疲、让旁观者心生艳羡。
历史上看,交易平台格局从来不是固若金汤,2018年6月FCoin携交易即挖矿概念横空出世,挑战传统交易所盈利手段,获得大量投资者追捧,仅用半月时间交易量就超过币安、OKEX以及火币总和,暴涨至全球第一。各大交易所如临大敌,赵长鹏在微博炮轰“交易即挖矿”是资金盘,OKEx 宣布启动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共赢计划,各中小交易所一时兴起“交易即挖矿”风暴,期待逆袭再次上演。
综合来说,交易所是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行业资源聚集重镇,由于技术门槛不高、流量没有护城河、用户没有忠诚度,还是一个竞争充分、没有尽头的擂台,只有失败出局先例,并无独占鳌头霸主。因为中心化交易所自身的风险隐患和利益倾斜,新的经营交易理念,正在不停的推动着数字货币交易业务的改革,一些类似“去中心化交易”、“交易即挖矿”等全新的交易模式也正在积极探索中,以Bitfinex、币安和Bithumb为代表的老牌交易所,也在进行去中心化尝试。
最可能的情形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成熟,监管政策的变化演进,交易所会慢慢过渡到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中心化交易形态,既能实现交易指令和资产都在区块链上执行流转,同时也接受监管机构的全面监管,通过技术和监管双重手段解决当前中心化交易所的各种问题,让用户有更好的交易体验和更安全的保障,推动数字货币行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05 中心化交易所的公链尝试
10月15日,Fractal Core白皮书正式发布,FCoin交易所FCoin Token升级为FToken,正式拉开了FCoin交易所进军公链角逐的帷幕。
根据其发展规划的描述,FT公链将由Fractal项目承载,初始发布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发布三个核心产品或应用:
2019年Q1发布Fractal Core,Fractal Core具备一个高性能公链所需要的基础功能,包括高效的共识机制及智能合约,同时内生支持token的发行、流通、分红、及以投票为核心的各种社区治理功能。FT将基于Fractal Core完成主网切换。
2019年Q3发布Fractal Mix,Fractal Mix是一个面向数字资产行业的平台级应用,包含了Fractal公链生态与FOne交易生态的融合,是承载FCoin向blockchain进化的关键。
2020年Q1发布Fractal Evolution,Fractal Evolution是一个面向通证经济的平台级应用,是Fractal系列产品的集大成者,也是未来承载Fractal生态体系的核心平台。
提炼白皮书的要点,可以总结FT公链有这么几个特色:依托现有交易所生态,有实际业务需求;采取类似EOS的DPOS共识机制保证效率;可以发行具有交易、转账、支付、投票治理、分红以及销毁功能的通证,并可开展保险、借贷、众筹等金融服务,或其他创新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拥有资产快照功能来满足客户的分红、社区治理需求;引入相当于云计算服务商的侧链服务商,来提供更低成本、更可靠的侧链服务,侧链可以根据场景做到免交易手续费,让 FT侧链生态更有活力;见证节点可以获得其打包交易手续费的20%, FT公链代币享有见证节点竞选和社区治理等活动权力和80%手续费分红;FT公链推动交易平台向完全透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结合的架构转变。
FCoin不是第一个发布自己公链计划的中心化交易所。2018年3月13日,币安曾发布公告,计划推出自己的公链 Binance Chain,根据公告中的描述,币安公链将专注于区块链资产的交易与转换,为未来的区块链资产流转提供新的可能性,币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将会在这条链上运行。2018年8月9日,币安掌门赵长鹏发表推文,公布了币安去中心化交易所首个“粗略的初期测试预览版本”(rough, Pre-Alpha),简单演示代币发行、上架和交易的过程,币安版本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初露锋芒。
2018年6月6日,在币安宣布要做公链两个多月后,火币也推出了自己的公链计划Huobi Chain,表示要为未来社会构建综合性能、可拓展性与安全的分布式自金融的底层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类资产与权证以通证的形式,在公链上生成、流转、公证与确权。基于初步规划,在火币公链上线后,可信的通过监管的项目方可以自由地在火币公链上进行通证发行融资,为自身发展筹集资金,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安全可信地进行投资活动。比币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目标更进一步,火币公链的计划剑指自金融平台,革命意味更浓。
头部交易所纷纷自我颠覆,意欲何为?前文我们做过分析,公链是区块链行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交易所又是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行业的资源聚集中心,拥有巨大的流量入口,两者结合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交易所和公链可不可以相互成就,公链会不会因为交易所的支持生态迅速繁荣,交易所会不会因为深耕公链变得更有热度和粘性,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和观察的课题。
06 未来已来 只是尚未流行
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在《华盛顿邮报》采访中对区块链做出这样的评价:
在20年后,我们就会像讨论今天的互联网一样讨论区块链
“预测未来”其实是个挺难的事,因为市场掺杂人性瞬息万变,技术创新完全未知也不好参照。业内人士喜欢把区块链发展轨迹,对标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站在互联网发展的起点,人类肯定无法想象它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它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提升了我们的沟通工作效率,甚至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近些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风起云涌,技术进步一再超出人们的想象和预期。
分析互联网发展历程、研究各类成功案例时,“涌现论”较为流行。涌现论的基本逻辑是:在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内,存在很多随机性,即使知道所有微观细节,也无法推导预测宏观现象。甚至即使回到当初的初始条件,再来一次,也无法保证演化的结果和上次一样。假以时日,复杂系统内会涌现出微观层面完全无法预料推导出来的新奇发明,有人形象得总结过:
浏览器、门户网站、即时通信软件等等,可以看成是互联网生态内涌现出的组件;公众号、微信支付、小程序等等,可以看成是微信的生态系统内涌现出的组件;智能合约、Dapp以及未来值得期待的更多创新商业模式,可以看成是区块链系统内涌现出的组件
涌现论适合互联网更适合区块链,需求无法被准确预估和设计,加密猫、FOMO3D或者其余的网红应用,是灵光乍现是小试牛刀。比较同意万向肖风老师的观点,真正的区块链商业还没到来,因为公链体系还没完善,区块链想要实现大规模落地,还至少需要满足以下3大条件:
1、区块链技术要继续提升。
2、区块链还需要一个真正的支付工具,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存储的载体。
3、区块链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也要跟上。
业内有野心的团队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在努力,18年底到19年初,会迎来一大波主网上线潮,对于公链来说,主网上线才是揭开面纱的第一步,主网上线只意味着该公链褪去代币身份、摆脱空气币阵营,到底能否拥有高效、安全、稳定的性能,开发者是否能成功在链上开发应用,应用是否繁荣,是否能实现当初白皮书所描述的愿景,才是评判一个公链是否成功的决定性指标;近来被美国监管当局批准的美元稳定币一度引发业内外热议,它为区块链时代的支付工具是否能迎来破局,法币与数字货币之间能否架起方便快捷的兑换桥梁,增添了更多可能性;同时,各国法律和监管体系也在动态调整,趋势也变得慢慢明朗,大家总体还是抱着“大有可为 堵不如疏”的指导方针。
目前的熊市把我们从对区块链未来无限的畅想与憧憬中叫醒,拉回到现实边界,现实是虽然区块链充满潜力、在多个行业或许有颠覆性的变革,但落地应用尚不理想,大规模的普及应用还不能一蹴而就,价值互联网的应用仍然任重道远。回到文章的主题,行业绕不开的交易平台和公链这两个超级明星未来会如何,我们不妨多谢耐心,等待“涌现”。
*全文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作者:比特币时光 全文首发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