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再谈区块链”分论坛上,德勤区块链中国发起人秦谊,迅雷集团 CEO 陈磊, 三星 SDS 首席执行官 Hong Won-pyo,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Visa 副董事长 Ellen Richey,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围绕区块链的理念有哪些不同于传统思维之处,能够解决传统金融的哪些痛点,区块链理念在金融之外的行业是否有应用价值以及区块链监管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盛松成认为,首先,区块链最好不要和货币相结合,没有前途。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最早的应用,是一种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本身不是货币,原因在于:世界各国的经济调控是基于财政和货币政策,而政策基础是国家牢牢控制货币发行权,如果市场上流通着比特币和莱特币等虚拟货币,经济如何调控?目前各国中央银行的观点基本是统一的,不承认比特币是货币。所以区块链最好不要和货币相结合,没有前途。
其次,区块链尽量不要用于金融方面。传统金融的支付系统,基本上能满足支付的需要,区块链技术用在支付上,效率反而低,至于反洗钱,也不需要区块链,因为支付系统,微信,银行卡发都能满足反洗钱要求。
对于数字货币,盛松成认为要一分为二,私人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不可能有前途。至于央行数字货币,盛松成认为社会上流通中现金非常少,只有8万亿,而广义货币有170万亿。所以如果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节约印刷成本构不成理由,用于金融机构之间效率也未必高。所以央行数字货币推广到全社会,并不容易。
李礼辉谈论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认为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第一是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标准。第二是满足规模化、高频次的要求。因为金融交易是多方参与的、频度很高的交易。在2016年以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但是到了2017年,这种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第一,建立了多维度直接交互的架构,它在多参与方、高复杂性的金融交易的场景中,能够实现众多的交易方之间零距离、零时差的交易。第二,建立了可信数据的登记与证实平台。比如中钞络谱登记开放平台,可以为合作方提供数据的可信证明,提供可查询可验证的登记服务。
李礼辉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方向在规模化应用。取决于四要素:更快,满足高品质需求;成本低;有选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度建设。中国科技创新很快,制度建设相对落后,需要跟上。但是目前区块链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可靠性、安全性、外部的权威认证等问题,标准化制度的建设、监管制度的建设,这些还要很长的路要走,至少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此外,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提出将区块链用于产品溯源,用区块链将产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检验检测打通,建立一个“质量链”保证产品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在现场提问环节,面对观众提出的对于成熟行业,解决溯源等问题已经有了廉价的解决成本,是否需要区块链解决?孙丕恕认为过去的追溯系统是单链的,可以打造公链,建立透明的网络。李礼辉表示这要看新技术建立的系统或者产品是否不可替代,否则,还要继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