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18中国(济南)产业金融国际论坛分论坛——“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创新”在济南举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部主任孙浩发表主题演讲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能要经过高峰、低谷和平复的过程,这也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要在鼓励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从有利因素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周期在不断缩短。
孙浩介绍,金融稳定理事会(FSB)2016年3月给出的金融科技定义是指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包括新业务模式、新应用、新流程、新产品,会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供给方式带来重大影响。
他表示,目前全球金融监管层面就金融科技达成的共识是强调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来改善数字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和监管金融科技的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深圳人行主导推动建立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致力于打造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开放金融贸易生态。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还与某交易所合作,基于交易所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发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平台,提高供应链业务的记账效率和真实性,而且为投资人建立了一个动态、完整、真实、可信的信息披露机制,解决了中小企业底层资产多层级流转的信息穿透问题。
他说,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组合式创新,本身是解决去中心化的支付结算。具体到区块链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这项技术的不确定性很高,还在不断地成熟。从有利因素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周期在不断缩短。
孙浩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能要经过高峰、低谷和平复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态度。这也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要在鼓励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
“2018中国(济南)产业金融国际论坛”于10月17日-19日在济南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内外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金融、新动能、新跨越”主题,为济南打造产业金融中心,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出谋划策。论坛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金融办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和济南市金融办承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和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