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论文对信息化时代产生的新型数字货币“比特币”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价证券。其次,通过类比它与股票、债券和外汇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分别阐明了它具有的交易、贮藏和流通的作用。最后,论述了它无法像外汇一样直接交换货币,它的主要变现形式采用有价证券间的相互置换,例如,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和高新科技版权,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所有投资者共享科技带来的创新价值,提高第三世界的科技附加值,体现数字化时代的精神。
比特币的产生与底层技术
2008年9月,美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这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彻底爆发,全球金融市场都受到了波及。但纷乱的年代就是英雄的时代,11月化名“中本聪”的网友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文章,阐述了去中心化、点对点货币交易体系,这无疑是全世界脆弱的诚信体系和自欺欺人、彼此欺骗的经济人士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很快,“中本聪”挖出首批50枚比特币,开启了整个比特币金融系统。此后一年,正如贪婪的欲望攀附上甜美的乳汁,比特币被推向神坛,名声大燥。但谁也没有注意到,“中本聪”从此销声匿迹。一场peer-peer的技术革命就此转化成了资本欲望驱动下的货币战争。
2011年至2012年,比特币已经走下神坛,开启了第一个暗黑时代。此时的比特币网络中参与挖掘比特币的矿工人数少,价格上下波动极其剧烈,类似期货大宗交易。
2013年是比特币年,矿工数量急剧增多,金融业无人不知比特币,它成了数字货币中为数不多的明星。全球交易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价格攀升,而资本的推动让比特币轻松成为了“币圈”身价最高的。各路大佬伺机而动却各自观望,比特币市场也曾进入稳定期,价格趋向稳定。直到2016年,比特币强势入驻全球,开启了零售分公司,比特币概念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因为没有人知道“中本聪”到底是谁,没有人知道到底是如何设计这样一个程序让全球的人都关注到一个程序,没有人能再复制这样一个程序,没有人能超过它的算式精密度。这是全球人用所有电脑计算了8年还没算完的一个程序,而且所有结果估算到e-10的前提下,可以说谁复制了这个程序,谁就能在地球用计算机测算出远在几光年外是否有天体将飞往地球,就能在全球任何位置轻松区分和拦截每一颗地对空导弹而不伤到飞机,就能用轻松模拟出人脑1%的电子运行,看似微不足道但事实上人也不过利用了人脑了8%左右。众多模仿者看似有模有样,事实上粗制滥造,再也无法形成这么严密的设计。
真正挑动人们神经的并非比特币本身,而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区块链遇到资本,让人哭笑不得。但人们对其本质并不了解,甚至绝大多数人对其的理解就是各种币,这是极其肤浅的。事实上,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工业文明信息化架构的第五次颠覆。民用区块链技术主要有4层模型,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账本,交易数据按SHA256算法散列运算定长字符串,采用Merkle树方式将一个区块中多个经散列形成的定长字符串组织起来,并为每个区块加盖空间和时间两个序列,达到完全模拟现实运行的程度。最后,通过“区块链+APP”,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更多的方面。
通過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可分析得出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应用比特币的特点有去中心化、无需个人信息的匿名性、时间戳和链式结构保证的可追溯性、无加入门槛的开放性和通用性、区块内容不可更改保证交易不可逆性。再结合比特币自身具有的货币数量有限、无伪钞风险和交易费用低等特点,不难看出比特币的有价证券特征。
比特币的基本特征
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目前,学术界对于数字货币尚未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所以为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做出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比特币是指由非金融机构发行,借助于互联网在发行者与持有者或中间商与持有者之间流通,能购买信息产品和技术的有价证券。而货币的本质是在交换过程中达成的一种信用关系,不同形态的货币信用来源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所以,数字“货币”并非货币。
其次,比特币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没有特定的物质形态,只是用来作为信息商品交易媒介的契约。从这一点上看,它与股票具有相同的特点,可以作为多家高新垄断企业的股权交换物来看待。而作为有价证券,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增发和与高新企业股权的对冲都有利于数字货币的良性发展。
同时,比特币具有近似货币性和代理权,又和外汇交易具有相同特征。正如在定义部分分析的那样,数字货币必然具有货币的部分特征。除了价值尺度以外,比特币具有所有货币特征。可以说,比特币具有货币的绝大多数属性。
当然,除了比特币不具有价值尺度之外,它与货币存在很多其他差异。形态的差异使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在具体使用时也有所不同;使用领域不同使各自主要的服务范围不同。尽管如此,还可以通过兑换关系进行相互连接。
比特币的发展方向
比特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零售交易代理+杠杆交易平台,单纯以不增发看似固定了流通量,实际上是通过不断缩小交易单位来变相过度地增发。未来比特币应该通过固定交易合约和交易单位,提供交易杠杆和缴纳保证金的形式进
行。
基础的金融与交易行为早已是虚拟经济的重要支撑,现实社会的交易行为如法炮制在虚拟经济体中,这种经营模式其实是将比特币卖给一些加盟的网站,之后这些网站作为市商,再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交易。
互联网经过10多年的飞速发展,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数字货币的巨大市场规模已经成为了实体经济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虚拟世界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比特币的出现表明虚拟世界也存在着经济活动。随着这些活动的发展,必然会伴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而且虚拟社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金融行业。
数字货币的品种多样化和交易平台统一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有交易是以数字货币发行商的股权和信用作为保证进行的,将整个互联网资源的统一起到基础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传统产业(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将把精神、文化价值的满足作为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追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数字货币的多样化是必然趋势。同时,由于网络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互联互通的需求,对于网络产品都有兼容性和标准的要求。因此,多样化数字货币走向统一交易平台的方向逐渐形成,这不仅是电子商务升级,而且是网络经济自身的内在需求。
截至目前,腾讯、阿里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已经成功拍得虚拟银行的营业执照,虽然这与数字货币投资银行仍有一段距离,但这也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本的金融交易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继而转向更高风险的虚拟投资行为。由于各种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目前,虚拟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后的发展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益完善与成熟。可以预期的是,未来数字货币会有相应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货币交易。专门存取数字货币的零售银行也极有可能产生,其产生原因也可以用解释当前商业银行存在的原因来解释,如解决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和资金期限配置等问题。
结论
显然,数字货币并不具有价值尺度的特征,但它天然具有有价证券职能,也的确具有金银的部分属性。金银产生于采矿业的发展,而金银掌握价值尺度的确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人们依照此规律推演出的信息化革命导致货币形式转变不无道理。但是如果金银丧失了货币地位,难道以此衍生出的数字货币就能取而代之吗?如果金银演变成了金融衍生品,那么数字货币就能取代货币吗?
这些都是现在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尚未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数字货币正在逐渐地执行自身天然的有价证券职能,它终将融入高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技术革命的润滑剂,也是催化剂。